中国央行“缩表”?这次你又误读了( 五 )

在她看来,降准本身并不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只有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减少才会导致资产负债表的收缩。此外,观察银根的松紧,还是要看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这才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水平的多少和货币市场利率的高低,而非央行“缩表”与否。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还具备一些季节性的特征,导致有时波动较大,因此不宜过度解读。例如,每年3月财政投放导致央行负债端财政存款大幅减少,这可能体现为“缩表”。每年的1、4、5、7、10月是财政存款的积累期,而3、6、9、12月是财政存款的投放期,且积极的财政投放会导致央行负债端财政存款大幅减少,如上所述,这虽体现为“缩表”,但实则是释放流动性。

再如,导致今年7月“缩表”的因素之一——其他资产,也具备季节性因素。央行并未对其具体构成进行过详细的说明,机构认为主要是一些杂项的资产项目和应收暂付项目,年底这些项目中有不少季节性变动的特点,待年末时点过去之后,这些季节性变动会减弱或消除。

货币政策仍将松紧适度

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始终维持松紧适度的状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重要性高过全面流动性的放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