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育儿实践各有不同,且不只关乎依恋( 六 )

此外,对哈雷尔来说,不要给予小孩太多注意力也是训练的重要环节。她提出“不断地对小孩倾注温柔并不是什么特别能彰显母爱的做法,这种溺爱只会败坏小孩”,且长此以往将会让男孩“失去男子气”。

世界各地的育儿实践各有不同,且不只关乎依恋

约翰娜·哈雷尔的育儿方针推崇极端的忽视。图片来源:Fembio.org哈雷尔的育儿观折射出在第三帝国的生活里得到器重的那些价值。她相信,每个德国公民都必须成为“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national community)里的有用一员”,并坚决反对一切有助长小孩个性之嫌的育儿实践。小孩必须学会“融入共同体,使自己的愿望和用功都从属于共同体的需要”。

归根结底,她的著作反映并且形塑了一种与希特勒青年团的一系列目标相匹配的育儿方式。它鼓励父母生育能够融入共同体的小孩,没有任何顾影自怜、放纵自己或自私自利的迹象,勇敢、顺从且守纪律。基于哈雷尔的理念建立起来的、面向母亲的指导中心和训练课程,乃是纳粹意识形态的教化工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