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监管法规: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害之举( 八 )

需要明确的是,当今社会的货币投放,除央行购买货币储备物(黄金、外汇等)投放基础货币外,更多的是依靠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派生货币。而派生货币的投放,不仅取决于银行投放贷款的意愿和能力,还取决于借款人扩大借款的意愿和能力。在经济上行阶段,投资回报率比较好的情况下,借款人愿意扩大借款,货币政策要抑制货币扩张和通货膨胀是容易的。但在经济下行阶段,投资回报率不理想,甚至本金能否收回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借款人会收缩借款,贷款人即使实施零利率,也难以增加贷款,此时就会出现利率陷阱和通货紧缩。从这一角度讲,货币政策要抑制通货膨胀是相对容易的,而要抑制通货紧缩则是更困难的,这在日本、欧洲等很多国家都有鲜明例子。

其五、“股市调整”叠加“去杠杆”引发社会流动性紧张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长在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但股票市场表现却非常低迷,2014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仅为2048.33。为刺激资本市场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股权资金,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上证指数快速上涨,到 2015年 6月 12日达到最高点5178.19。但随之开始大幅下跌,到8月最低下跌到2850点,股市剧烈调整,影响了股票发行直接融资和股票质押间接融资的开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