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刚/缴文超】从利润久期看上市险企成长性与估值——保险行业专题研究之九( 九 )

【喻刚/缴文超】从利润久期看上市险企成长性与估值——保险行业专题研究之九

有效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对风险贴现率的敏感性下降,代表利润久期缩短,持续盈利能力下降。有观点认为,有效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对风险贴现率的敏感性越低,内含价值稳定性更强,有利于提升公司估值。但我们认为,内含价值对风险贴现率的敏感性越低,说明其利润释放较快,利润久期更短,持续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从PE的角度看,前期利润较大,但后期利润持续性不足,理论估值应相对较低。我们将在第四部分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对比友邦保险和中资险企的实际数据,说明利润久期与PE/PB估值的关系。

3.2 偿二代下内含价值利润释放逻辑变化导致利润久期明显缩短

新的内含价值评估标准下,寿险公司利润主要由剩余边际摊销驱动,利润前置较为明显。按照原保监会要求,中国精算师协会在2016年发布了新的内含价值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向偿二代靠拢,负债准备金结合了偿二代和会计准备金的方法,使得内含价值的利润释放逻辑与会计利润相似,主要由剩余边际摊销驱动。根据之前讨论,在该逻辑下,相对于原有的“三差”利源结构,新标准下保障型业务利润前置较为明显,而保障型业务在新业务价值和有效业务价值中的占比较大,因此导致利润加快释放,前期利润较多,但利润持续性下降,利润久期缩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