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下沉市场:聚划算和京东、拼多多的不同( 六 )

刘博非常坦诚的谈到了两点,一个是低价好货市场的历史因素,一个是阿里自身业务基因的优劣势。

刘博的意思是说,拼的概念在2010年的拼团模式里,就是一个熟人社交关系分享,大于拼团组成一笔订单的意义。阿里面对熟人社交链关系和对应的在线产品土壤,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而对于拼多多那种陌生人的拼团模式,聚划算也没什么兴趣去强化推动。原因倒不是阿里不擅长,恰恰是聚划算背靠阿里庞大商家资源,以及海量商品池直连用户交易关系的生态优势。

说白了,关于聚划算充当阿里在下沉市场新用户抓手的故事,好像要回到了那句千年烂梗:阿里没有社交媒介关系。

不过聚划算好像也没什么兴趣在乎这些。强社交有突出社交的玩法和优势,强生态有体现生态的完整闭环。

而且,阿里生态体系的TOP品牌商,也渴望通过一种有效的业务手段,向下沉市场获取增长的新来源。为此,聚划算明确提出了未来的几个主要的业务发展目标:品牌新供给方面,打造10万个商家、100万个爆款品、10000亿的年度成交额;工厂新供给方面,打造100个数字化产业带、10000个数字化工厂,1000万的日均订单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