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放弃KPI,引入OKR?(12)

此后 , 随着OKR开展时间的拉长 , 员工疑虑逐渐解开 , 愿意制定挑战目标的员工比例会继续攀升 。

大约在开展3个周期之后 , 平均而言 , 团队中敢于制定挑战目标的员工比例大致会提升至30%左右 , 此后该值趋于稳定 。

团队氛围更加导向合作 , 逐渐打破独狼文化 , 形成了社区协作文化 。

  • 价值点3:对员工绩效的促进

OKR的一大优势就是 , 它默认是全员公开的 , 员工可以查阅到公司内部其他任何人的OKR , 包括周边同事和主管的OKR 。

我发现一个规律 , 在传统绩效模式下 , 员工通常只会关注主管的目标 , 这一习惯在OKR试点初期同样表现得特别明显 。

尽管所有其他人的OKR都公开了 , 但员工并不会主动去查阅其他相关同事的OKR ,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绩效管理模式下员工间的相互不信任所导致 。

而随着OKR开展时间的拉长 , 大概开展两个周期以后 , 员工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做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