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会】从《诗经》到《万叶集》:古人是如何与神交谈的?( 九 )

不如子之衣 安且吉兮 (第一章)

岂曰无衣六兮

不如子之衣 安且燠兮 (第二章)

这首诗的旧说讲,晋之武公是民望很高的君主,而不受周王室赐予其的七命、六命之诸侯命服。民众为此惋惜感叹,而作此诗。七命、六命是诸侯礼服,但此诗中“衣七”“衣六”的表现,并不符合这种解释。“虽然还有别的衣服,但还是你给的好。”一看就知道是喜欢所赠衣物的诗。衣物是用来表示爱情的。

筑波岭上桑 新发茧作衣 妾心只所欲 为君制所衣 《万叶集》十四·三三五〇

(筑波嶺の新桑繭の衣はあれど君が御衣しあやに着欲しも)

《无衣》与这首歌有着相同的表现手法。《郑风·缁衣》中,对赠送衣物也有同样的歌咏:

缁衣之宜兮 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 还予授子之粲兮

这首诗旧说是,仰慕郑武公德性的民众,送给他合身的黑衣,在休息的时候还奉上饮食,用以表达赞颂之意。松本雅明认为,上一首《无衣》是对贵公子的赞颂之诗,本诗则是对君子领主的赞颂之诗。但是衣服和饮食,在民谣之中乃是有关男女之情的表现。特别是很多描写饮食的诗歌,其实是极大胆的诱引之诗。例如这首《郑风·狡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