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行业鼻祖,最大的催账团队(14)

2014年,银监会重启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至今已有27家公司获得了消金牌照。其中,五家有外资背景,而捷信是唯一一家外资独资企业。

李玉华也能亲身感受到捷信的特别身份。作为捷克最大的企业,捷信时常被视为中捷友好的使者。每年,捷信都会调派大量人手去参与举办中捷金融论坛,而两国的监管高层都会出席会议,这是捷信一条独特的沟通渠道。

捷信公司的高管几乎都是由总部派出,只有极少数的重要岗位是由中国人任职。李玉华了解的情况是,“PPF总部的捷克人都很想来中国任职,他们把这里视为镀金,从中国返回总部的高管几乎都得到了重用”。

2018年,捷信在自己的年报中写道:“No license = No business”(没牌照就没生意)。现金贷整治之后,网贷平台的数量从2017年12月的2415个骤减到863个。

虽然有了牌照,但捷信“高利贷”的风险并没有消除。捷信在招股书中坦言,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不明确的地方,像在计算利率时对于应否记及额外费用及收费或者应记及何种额外费用及收费方面并不是清楚明确,甚至不确定是否会因过去的高利贷业务而受到政府的指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