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少女"影响大,欧洲民航形象变差,展开自救( 六 )

Wow Air、Germania、Flybmi、PrivatAir、Small Planet、Cobalt、Primera Air、Cello……短短一年之内,因愈发低廉的机票价格而申请破产的欧洲航空公司数量就已经逼近两位数了。

面对挑战,不愿坐以待毙的航空公司们开始了自救行动。

CORSIA协议(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tion Scheme for International Aviation),是民航业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根据该协议,各大航空公司承诺自2020年起不再增加碳排放,所有的客流量和营收增长都将在碳中性的前提下完成。

航空公司们的另一份答案则是加强对航空新技术的投入,其中就包括替代燃料、混动和电动飞行、以及风头正劲的飞行出租车。

不过,目前这些新技术的“远水”尚不能解决“近渴”。

在替代燃料的生产方面,尽管包括西门子集团在内的工业巨头们的Power2Liquid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有限的产能和昂贵的成本使得航空煤油目前仍无法被替代。而电动飞行在现阶段似乎还只能是部分人群的“大玩具”。即便是在今年巴黎航展上大出风头的以色列初创公司Eviation Aircraft推出的Alice号电动飞机也仅能搭载9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