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封面人物:杨元庆 | 如何带领联想,五个月实现U型反转( 七 )

这不仅是联想集团的全球化演练 , 更是杨元庆主动拥抱外部世界 , 实现自我蜕变的过程 。 自1990年加入联想集团CMO乔健见证了杨元庆的变化:联想集团2005年并购IBM的PC业务之前 , 杨元庆像所有民营企业的老板一样 , 一个人说了算 。 等到公司逐步融入全球化之时 , 他的管理风格表现得更加民主和平等 , 他也爱听取建议 , 推动形成了集体决策的氛围 。 在乔健这位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学霸眼里 , 杨元庆是一位成功的少帅 。 他的学习能力很强 , 想事情非常缜密 。 有一段时间 , 脾气比较急 , 甚至暴躁 。 2004年至2008年的这段时间 , 他的脾气改了很多很多;2014年至2017年这段时间 , 他的脾气也表现得有点急 , 不过 , 他马上又调整过来了 。

“很务实 , 很有责任感 。 ”这是芮勇对杨元庆的评价 。 曾在微软工作了18年 , 且担任过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芮勇现任联想集团CTO , 他知道杨元庆的求学经历:本科读的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 后来去中国科技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 。 芮勇相信 , “杨元庆在这两所大学读的都是计算机系 , 这意味着他对计算机是有自己的见解 , 反映到他运营联想集团时 , 就是对技术的重视和支持” 。 芮勇当前负责总管整个联想集团的技术和科研 。 他在和杨元庆聊天时 , 就担心 , 微软很重视技术 , 联想是不是也很重视技术?杨元庆的态度很坚决:“非常重视” 。 联想在北京、上海、深圳 , 美国罗利、芝加哥和日本横滨都设有研发中心 。 除上述地区和国家外 , 在中国成都、中国香港 , 印度 , 美国硅谷 , 德国 , 以色列以及澳大利亚也都有支持本地市场的研发人员 。 联想全球工程师、研究人员和科学家超过一万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