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摧毁与重塑中国的电影生态( 八 )

\n

2015年 , 国内总票房从2014年的296亿直接提升144亿到440亿 , 涨幅超过48% , 144亿也是近年来最高的票房增加值;当年的观影人次同样迎来近年来人次的最大增幅 , 从8.3亿人次增长到12.6亿人次 , 仅仅一年时间 , 就多出了4.3亿人次进到了电影院 。

\n

在线选座三强争霸的局面在当年已然显现:拿着微信入口的微票儿宣布完成C轮15亿融资 , 并且在年底并购了此前在线选座的头名格瓦拉;淘票票当时还叫淘宝电影 , 但背靠着阿里高举高打 , 市场占有率很快就冲进前三;猫眼虽然开始力不从心 , 眼睁睁看着超过70%的份额一步步被蚕食 , 却仍然是票务端口市场占有率的头名 。

\n \n

大量的电影院同样在享受着票房盛世带来的狂欢 。 在票房一路飞增的同时 , 身处电影行业下游的影院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 原本生意清淡的影院因为互联网企业资金带来的低价票赚到盆满钵满 , 众多影院在三年时间内票房翻倍 。 面对这种最简单粗暴的增量 , 几乎没有影院在接入猫眼、淘票票这类在线选座APP时有过迟疑 。

\n

“当时她还很年轻 , 不知命运所馈赠的礼物 , 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