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摧毁与重塑中国的电影生态( 九 )

\n

在线选座出现前的影院 , 依靠会员和线下购票能带来可观的现金流 , 但是在线选座的普及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票渠道 。 2015年 , 线上购票率已经从三年前的不足20%达到了60% , 这也就意味着 , 超过六成的消费者都选择了更便宜、更便捷的购票方式 , 而非在影院里排队购票 。

\n

影院的会员生态就此开始崩塌 , 不少影院固定消费者的会员率从50%降到几近于无 。 而因为消费者先把购票资金交到了在线选座电商手中 , 因此在线购票APP也逐渐把持了影院的资金入口 。 起初在线选座电商给影院结账的周期长达三个月 , 因为结账、票价等问题 , 不少影院还和当年的微票儿、猫眼等发生过冲突 。 不过 , 面对越来越强势的猫淘微 , 大多数影院都敢怒不敢言:如果想抵抗 , 拖延结账影响影院现金流一招 , 就能直击影院命门 。

\n

传统电影行业第一次和门外汉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有了冲突 , 却罕见有影院或是院线能抱团对抗 。 在票房飞增的那几年里 , 影院和银幕数的增长比票房和观影人次都快 , 即便是四线城市的影院都陷入了巨大的竞争之中——如果不接入猫眼、淘票票打价格战 , 那么观众随时可能流失到200米距离之外的另一家影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