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见|案例拆解:群折叠之后,私域运营怎么做( 五 )


在去年受疫情影响,品牌方疯狂涌入私域渠道时,完美日记的小完子 IP 已经是大家争相拆解学习的案例了。
市场上流传过一个更夸张的说法,说当时完美日记的社群里,有至少十分之一用户都是潜水学习的私域操盘手。
目前完美日记承接流量的阵地已经从个人微信转移到了企业微信,但个人微信仍在继续服务原有的用户,也没有迁移的动作。
从朋友圈内容来看,产品安利、活动预告、品牌动态、干货知识以及个人生活板块的内容比例比较协调,更多是以真人试用来安利产品。
相应的,他们将促销转化放到了社群进行,没有在朋友圈内直接进行转化销售。
这个 IP 很讨巧的地方在于,塑造了一个美妆博主的形象,区别于门店导购,当用户在看 IP 内容时就像在看李佳琦的直播,侧重于分享化妆好物,贩卖更精致、更美好的个人状态,而不只是停留在推销产品的阶段。
这一点是很多操盘手在抄作业时,只抄到了形,却没有抄到内核的地方。
梅见|案例拆解:群折叠之后,私域运营怎么做
文章插图
(完美日记IP小完子朋友圈截图)
五、总结拆完以上 4 个典型案例后,对于人设和 IP,我其实仍然有几个想法认为值得和大家做探讨:

  1. 单一 IP 和矩阵 IP 的优劣势;
  2. IP 温度感和规模化的平衡;
  3. 真人 IP 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
首先第一个问题,私域 IP 只做一个就够,还是需要矩阵配合?
在看了市面上几十个案例后发现,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都会选择矩阵 IP。
比如上面提到的五谷磨房案例,在社群中除了营养师之外,群内还有两位福利官小助理,分工也很明确。
主 IP 营养师,负责进群欢迎语以及定期在群里进行专业解答;福利官小助理,主要负责群内产品、活动、福利等信息的推送,还会处理是售前售后问题。
像永璞咖啡,虽然主 IP 是石端正,但社群中也会有铁皮叔叔这个创始人 IP。
总的来说,如果涉及到私域社群运营,一般除主 IP 作为话事人外,还需要有承担不同分工的辅助 IP。
单个 IP 需要聚焦好定位,社群环境下 IP 作为群主,一定需要有自己人帮忙打理社群,作为客服的定位,分摊职能。
第二个问题,IP 温度感和规模化的平衡。
这也是对于大企业来说不可回避的问题,用户体量放在这里,动辄成几十万、上百万的用户进入私域后,你不做规模化运营,你的私域会“死”;你做了规模化运营后,人的“温度感”就没了,在用户眼里 IP 成了只会发广告的机器人。
怎么办?
如果 IP 的平衡点没有找到,私域前端辛辛苦苦地导了那么多流量过来,最后都变成了资源和效率的浪费。
而关于这部分,我们也以刚刚的五谷磨房和永璞咖啡两个案例来延展。
在他们的社群中,都出现了 IP 消息回复不及时的情况,但是呈现出的结果完全是两幅场景:
五谷磨房社群内的用户问题,IP 经常会没有留意到,等到下次再群发产品信息时,问题就被冷冷地顶了上去。
甚至在有用户连续几天发送无关外链的情况下,官方也没有任何提醒动作。
对于用户来说,这些被忽视的体验,就是在消耗用户对品牌的情感。
当然,考虑到我所在的是普通用户社群,也许在运营人员有限的情况下,相比超级用户社群,品牌投入的精力也会降低。
梅见|案例拆解:群折叠之后,私域运营怎么做
文章插图
(五谷磨房社群截图)
但是,在永璞的社群内,一个用户的问题,一定会有其他热心用户来解答,基本形成了自运转的状态,大大减轻了官方运营的压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