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夏晓虹谈梁启超书生从政( 四 )


还有一种说法也值得一提,即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梁启超 。1929年梁启超病逝后,常燕生曾经从此发论:“在整理国学方面,梁先生的功力、成绩未必胜于王国维、陈垣诸人,然而在社会所得的效益和影响方面讲,梁先生的成绩却远非诸学者所可及 。在一切未上轨道的国家里,社会需要思想家更甚于学者 。一千个王国维的出现,抵不住一个梁启超的死亡的损失 。”这里的“思想家”可以视为政治家与学者的合体 。
从您个人的感情来看,您是否认为梁启超在本质上更是一位书生,其实不适合参与政治?
夏晓虹:我新出版的书里,有一篇论文题目就叫《书生从政:梁启超与伍庄》,伍庄是梁启超在万木草堂的同学,也是康有为的弟子 。这个标题代表了我对梁启超从政的看法 。书生并非不适合参与政治,只是其身份应该定位在政论家与政治活动家,以批评监督政府、提出理想的治国方略为职责 。而如果变身为政务家,参与实际的政权运作,不但其政治理想必然打折扣,而且也根本失去了批评的立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