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活动策划十讲( 六 )


第二种机制更容易理解,它的意思就是你站谁?让消费者进行站队。甜豆浆和咸豆浆,你站谁?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你妈和你女朋友同时掉河里你救谁?
每一个问题都是如此致命,非常容易引发撕逼和争论,于是话题迅速引爆,活动大获成功。比如肯德基为了推广它的新品黄金脆皮鸡,就做过站队的活动,让消费者在黄金脆皮鸡和经典的原味吮指鸡之间二选一,这个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投票,让新品的推广大获成功。
这就是设计活动机制,让消费者参与共创的力量。
九、导线如何设计用户的行为路径,促成销售变现?这里所讲的活动导线设计,跟第四讲的活动策划路径不同。
第四讲那个“话题-执行-内容”的路径是活动传播扩散的过程,而我在这里所讲的导线,则是如何指引消费者做出参与、购买等行为的路径。
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行为设计模型,叫做B=MAT。B是Behavior行为,它的意思是说,一个行为的发生涉及到三个要素:第一个是M,Motivation动机;第二个是A,Ability 能力;第三个是T,Trigger触发。
通俗一点讲就是,人的行为产生,由内心是否想做一件事、个人能力能否做到这件事、以及外在环境能否推动他做这件事 这三者共同影响,缺一不可。这就是动力、能力、推力。
所以要想推动用户产生购买行为,就要从这三点着眼。
首先是增强动力。
动力其实又可以分成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理性上把产品的好处给用户讲清楚,情感上就是要让用户产生想参与想购买的责任感、成就感、愧疚感等等。其次,用户是否有能力购买你的产品。这取决于你的定价,也就是用户是否买得起;渠道,也就是用户能否买得到。这一般跟活动策划没有直接关系。
到了活动设计层面,我们能做的不是增强用户的能力,而是减少用户的阻力。
这就需要我们告诉消费者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提供清晰步骤,指明购买路径。同时还要尽可能打消用户的疑虑,降低决策风险。预判用户在决策时到底对什么有疑虑,是价格,是品质,还是使用方便性等等。
最后是提供推力。
比如通过限时限量,给用户制造压力。通过其他人的示例,给用户提供榜样。以及要不断地提醒用户我们希望需要他做什么(比如直播时反复催单)。
这就是设计用户行为路径的方法。
十、裂变如何让活动制造社会流行与扩散?裂变的目标是利用好消费者的社交网络、以及社会文化的力量,让活动和品牌扩散出去,触达更多的消费群体。
裂变的玩法有三种:
【 消费者|活动策划十讲】第一种叫利益裂变。
这种玩法是商家提供利益、优惠给到消费者,但是消费者需要社交圈、通过与好友进行互动的方式才能领取优惠,并且和你的亲友一起获益。像拼多多的砍价、瑞幸原来的送咖啡、滴滴打车红包,现在微信读书的无限卡都是这么玩的。
第二种叫游戏裂变。
这一玩法是通过游戏化要素的设计撬动用户社交圈,让消费者为荣誉而战。这是我们在第七讲中讲过的。核心是用排行榜,让用户来比分数,争排名。各种小游戏喜欢用这个玩法,比如当年360安全卫士的电脑开机速度测试,你又打败了全国多少电脑用户之类。
第三种叫关系裂变。
在社交网络中,关系链构建了裂变的壁垒,用户为什么愿意将你的品牌他们亲友面前,最主要的动力是为了他们的自我表达。比如网易每年推出的大量的测试H5,今年推出的颜色测试就是让你测一测自己的代表色是什么,消费者测完就愿意发朋友圈,从而引来更多人的模仿。
这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我展示行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