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旅鸽、猛犸象……我们真的能「复活」灭绝物种吗?( 三 )



▲ 此时此刻 , 还有许多像华南虎一样等待拯救的物种 。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
即使在生态上 , 应不应该尝试复活物种也是个未知数 。 这些物种毕竟离开历史太久了 , 它们真的能适应现在的地球生态吗?再说 , 我们只能复活个体 , 而无法复活代代相传的技能 , 没有父母的教导 , 那些重生的动物真的能学会捕食和野外生存吗?即使它们真的能活下来 , 又应该将它们安置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如果适应得太好 , 它们会不会变成强大的入侵物种?
【袋狼、旅鸽、猛犸象……我们真的能「复活」灭绝物种吗?】更何况 , 只复活一个物种是不够的 。 依据生态学家本·诺瓦克(Ben Novak)的观点 , 如果一只复活的灭绝动物永远是动物园里的动物 , 那么它就不应该被复活 。 若想要复原一个物种在生态中的角色 , 就有必要复制一整群有着足够高基因多样性的个体 , 而这又会加强对计划经济可行性的诘难 。
有如此多问题等待解决 , 就注定了复活灭绝物种在今天只能是空想和噱头 。 考虑到人们想要复活的都是恐龙、猛犸象、渡渡鸟等「明星物种」 , 而不是圣诞岛伏翼蝠(Pipistrellus murrayi)和留尼汪岛陆龟(Cylindraspis indica)等真正有可能在生态中起作用的灭绝物种 , 不难想到人们想要复活物种更多是出于对过去错误的懊悔 , 而不是基于对今日生态的考量 。
显然 , 澳大利亚政府机构为袋狼的视频重新上色 , 更多也是为了唤醒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 不让更多物种遭遇袋狼的命运 , 而不是让我们尝试将袋狼带回这个世界 。 只复活少数几只袋狼 , 将它们关在动物园供游客观赏 , 然后在人们对其的兴趣消失后任由它们再灭绝一次 , 只不过是让历史的悲剧重复上演 。

往者不可谏 , 来者犹可追 。 与其将希望寄托于不确定的物种复活计划 , 不如抓紧时间 , 去保护那些尚未灭绝的物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