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旅鸽、猛犸象……我们真的能「复活」灭绝物种吗?


袋狼、旅鸽、猛犸象……我们真的能「复活」灭绝物种吗?


文章图片


袋狼、旅鸽、猛犸象……我们真的能「复活」灭绝物种吗?


文章图片


袋狼、旅鸽、猛犸象……我们真的能「复活」灭绝物种吗?


文章图片


袋狼、旅鸽、猛犸象……我们真的能「复活」灭绝物种吗?


文章图片


袋狼、旅鸽、猛犸象……我们真的能「复活」灭绝物种吗?


文章图片


慵懒阳光下 , 一只「大狗」正好奇地打量着镜头 , 一切看起来岁月静好 。 不过 , 当它张开嘴巴 , 就有什么不对劲了——它嘴巴张开的幅度之大 , 甚至能让人联想到鳄鱼或《超级马里奥》里的食人花 。

没错 , 它其实不是什么「大狗」 , 而是一只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
作为最具传奇性的已灭绝动物之一 , 袋狼有着已知哺乳动物之中最大的口裂角度 , 以及一个与真实身份很不搭的名字:我们叫它「袋狼」 , 而英文里常称呼它为「塔斯马尼亚虎」(Tasmanian Tiger) , 但它既不是狼也不是虎 , 而是袋鼠和考拉的同类 , 灭绝前曾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 。

▲ 灰狼(左)与袋狼(右)的骨架非常相似 。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
真要说的话 , 袋狼和狼最后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 1.6 亿年前双嵴龙与华阳龙们横行的侏罗纪时代 , 亲缘关系甚至比人和鲸的关系还要疏远得多 。 袋狼与狼的相似性 , 不过是「趋同进化」的巧合结果 。
上面这段视频录制于 1933 年的博马里斯动物园(Beaumaris Zoo) , 而在 3 年后的 9 月 7 日 , 最后一只已知的袋狼正式宣告死亡 , 据推测此后可能有一小群袋狼在野外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 , 但如今可以确定的是 , 这一物种已经告别了历史舞台 。

▲ 可能是因为神情抑郁 , 这张照片的主角常常被误认为是最后一只圈养袋狼 , 但实际上照片拍摄于 1928 年 , 而这只袋狼在次日就因病死亡 。 图片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
袋狼灭绝 85 年后的 2021 年 , 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和声音档案馆(NFSA)委托法国团队对当年拍摄的视频修复上色 , 将近 200 个小时的工作后 , 这段彩色视频才出现在我们面前 , 让我们得以一窥这种曾大受世界各地动物园欢迎的知名动物的鲜活模样 。
灭绝:人类时代的常态 袋狼灭绝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 , 不过毫无疑问 , 来自澳洲野犬的竞争压力和人类的捕猎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 。
由于威胁到了当地牧羊人的利益 , 公司、政府和个人一度纷纷奖励猎杀袋狼的行为 , 在某段时间内 , 猎杀一只袋狼能换来半英镑到 1 英镑的奖励(1900 年 1 英镑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 78 英镑) 。 直到 1936 年 , 政府才意识到问题 , 推出了正式的保护法案——但袋狼也正是在这一年宣告灭绝 。

▲ 被渔网缠住的加湾鼠海豚 , 由于渔业活动的伤害 , 其个体数量仅剩 10 只左右 。
袋狼当然不是在人类影响下灭绝的第一个物种:在它之前 , 渡渡鸟、旅鸽、极乐鹦鹉、塔斯马尼亚鸸鹋和无数被人类祖先吃光的史前动物都已经告别历史 , 甚至连塔斯马尼亚土著人都在袋狼灭绝前 70 年就被赶尽杀绝;而在它之后 , 白鳍豚、北白犀、华南虎、隐鹮、平塔岛象龟和加湾鼠海豚们正排着队拿着灭绝的号码牌……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展 , 物种灭绝的状况还在继续恶化 。
比如 , 在《我们星球上的生命》里 , 知名自然纪录片制片人大卫·爱登堡爵士指出 , 全球昆虫数目在短短 30 年间已经减少了 1/4 , 德国失去了 75% 的飞虫 , 波多黎各近 90% 生活在树冠里的昆虫和蜘蛛都已经消失 。

▲ 全球物种面临着较高的灭绝风险 。 图片来自:IPBES
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 《全球评估报告》 , 今天全球物种灭绝速度比过去一千万年的平均速度高出至少几十倍至数百倍 , 并且仍在加速 。 自 1500 年以来 , 在人类行为驱使下已有至少 680 种脊椎动物灭绝 , 且目前正面临着灭绝威胁的物种平均比例达到总数的 25% , 体型大、生长缓慢、生境特化的物种(如大猩猩、鲨鱼、热带硬木树种和大型猫科动物)尤其受到威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