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加减治肺脓疡医案

肺脓疡是各种病原菌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肺阻滞的感染性炎症,继而生成坏死脓肿,临床以高热、咳嗽、咳吐大量腥臭脓痰为主要症状 。
发病原因: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为一般上呼吸道、口腔的常存菌 。常为混合感染,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球菌与杆菌 。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梭形菌和螺旋体等 。因此消除病原菌根治感染灶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
本病属于中医“肺痈”的范畴,中医认为,由于风热犯肺,或痰热壅盛,以致热伤肺阴,蒸液成痰,热盛血瘀,肉腐血败,成痈化脓而成;或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或感受风寒之邪,日久不愈,郁而化热,邪热壅遏于肺,肺络淤滞,热瘀互结而成肺痈;或由于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之品,或嗜酒成瘾,致湿热成痰,或肺脏素有痰热蕴结,加之外邪侵袭,内外合邪引发为肺痈 。本病属实热之症,热邪壅肺为本病之特点,并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因此清热解毒是治疗大法 。
【临床应用】
杨氏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肺脓疡患者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43岁,治疗方法:方药组成: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脓成排出不畅加桔梗、冬瓜子、薏苡仁、败酱草、鱼腥草;咳嗽痰多加陈皮、大贝母、桔梗、前胡;阴津伤加沙参、麦冬根;肺热炽盛加黄连、黄芩;胸痛加丝瓜络、延胡索、三七、瓜蒌 。均获良效 。
【病案举例】
王某,女,12岁,学生 。高热半月余,入院已10天,午后体温40.5℃,晨起体温也无明显减退,持续高热,咳嗽胸痛痰少,颜面红赤,汗出如雨,体质极度虚弱,精神极差,萎靡不振,呻吟不止,渴欲饮而不欲食 。血象报告:白血球计数130×10,中性粒细胞占8%,淋巴细胞占2%,核左移 。右肺呼吸音低,心率速,心律齐 。
线示右肺脓疡,有液平 。住院10日经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静脉滴注等,疗效不显 。因为脓毒不能排出,严重中毒症状始终得不到解除,要求配合中药治疗 。诊视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以五味消毒饮加排脓化痰,解毒凉血之药,意在清热解毒,排内痈之脓,处方:银花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紫背天葵10g,连翘10g,桔梗10g,丹皮6g,冬瓜子10g,薏苡仁10g,大贝母6g,败酱草10g,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咳吐大量腥臭混有少量血液的脓液 。其体温随之下降,午后体温38.3℃,中毒症状很快减轻,也有食欲要求,食稀粥一碗继续以五味消毒饮为基础方加减:银花20g,野菊花2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紫背天葵10g,桔梗10g,薏苡仁10g,败酱草10g生地10g,丹皮6g、南北沙参10g,芦根一尺,3剂 。三诊:晨间体温已降至正常,午后仍有低热,精神转佳,能进食,咳嗽脓液仍多,胸痛,口干渴欲饮,舌红苔薄黄,脉细弱,继续予五味消毒饮为基础方合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护扶正气之剂,续服20余剂,痊愈出院30 。
按:五味消毒饮功能清热解毒,有消散疔疮痈疖等外疡之功肺痈病机也是热毒炽盛、痰热血瘀、壅阻肺络、肉腐成脓 。以五味消毒饮为主方加减与西药结合治疗,较单一使用抗生素疗效满意 。此中药方既能清热解毒消散炎症,又能促使脓毒排出;特别是中药有排脓之功,能较快地消除中毒症状 。无论在肺脓疡的初期邪热炽盛兼有恶寒脉浮的表证或热毒炽盛的化脓期,均需大剂量的清热解毒凉血 。初期兼有寒热表症的用五味消毒饮加桑叶、白菊、荆芥、薄荷等解毒之品 。脓成加用桔梗、冬瓜子、鱼腥草、败酱草 。咯血多加生侧柏、藕节炭、白及、三七等 。恢复期余热未清阴液已伤,仍以五味消毒饮加沙参、生地、麦冬、西洋参等养阴扶正之品,清解余热,养阴而不留邪 。总之五味消毒饮自始至终一直贯穿在肺痈的整个疗程之中,适用于肺痈的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和恢复期的各个不同阶段治疗 。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肺脓疡医案】李某,男,28岁 。1998年5月12日初诊 。患者于半个月前开始发热,咳嗽,胸痛 。咳痰多,有腥臭味 。时见脓血咳出 。X线拍片示肺部大片浓密、模糊的炎性浸润阴影,边界不清 。血检:白细胞计数18.5×10/L 。经某医院诊断为肺脓疡 。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均未见好转 。就诊时觉发热,咳嗽,咳吐脓白痰,有腥臭味,脉滑数,舌红苔黄腻 。证属热邪犯肺,内蕴不解,热壅血瘀,血败肉腐而成,治宜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予五味消毒饮加味:银花20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20g,蒲公英30g,紫背天葵10g,桔梗12g,苇根30g,薏仁30g,鱼腥草30g,浙贝母12g 。服5剂,发热已除,咳吐脓血大减,再服15剂 。咳吐脓血已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