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加减治急性肺炎医案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急性肺炎医案】肺炎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正常呼吸道防御机制使气管隆凸以下的呼吸道保持通畅无菌 。是否发生肺炎决定于两个因素:病原体和宿主因素 。如果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和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伤 , 即可 。、
发生肺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 某些细菌如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 , 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 支原体 , 立克次体均可引起肺部的感染 。病原体可直接抵达下呼吸道 , 滋生繁殖 , 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 , 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细胞浸润 。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引起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易形成空洞外 , 肺炎治愈后多不留瘢痕 , 肺的结构和功能均可恢复 。选择对上述病原体有抑制作用的中药 , 有助于疾病的痊愈 。
本病属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的范畴 。由于外邪侵袭 , 肺卫受感或正气内虚 , 抗邪无力而引起 , 初期表现为热咳痰喘 , 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 后期表现为咳嗽低热 , 以养阴为主 。
【病案举例】
周某 , 男 , 32岁 , 农民 , 1994年4月2日初诊 。患者因发热、头痛、咳嗽气急3天 , 经当地诊所诊断为感冒 , 用抗生素、激素静脉点滴 , 病情仍不缓解 , 后邀余诊治 。症见患者身热面赤 , 咳嗽痰多气急 , 胸闷而痛 , 右侧为甚 , 口渴引饮 , 大便干燥 , 小便黄赤 , 查体:体温38.8℃ , 双肺听诊有湿性音 , 右下肺明显 。血化验:白细胞计数18.8×10/L , 中性粒细胞占86% , 淋巴细胞占14%;胸片提示:双肺有多发性炎症病变 。舌质红 , 苔黄燥 , 脉滑数 。此乃风温热毒夹痰 , 壅阻肺气 , 肺气失宣 。急拟清热解毒 , 宣肺化痰 ,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之 ,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金荞麦根、鱼腥草各20g , 、、: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瓜蒌衣、浙贝、干芦根、生冬瓜各15g , 2剂 , 水煎分3次服 。4月4日二诊:服药后体温退至37.8℃ , 呼吸平稳 , 咳痰减少 , 舌质红 , 苔黄 , 脉滑数 。此热毒未清 , 仍拟原方加减续进 。处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金荞麦根、鱼腥草各15g , 紫花地丁、浙贝、杏仁各12g , 炒黄芩、生冬瓜仁各10g , 干芦根20g , 5剂 。4月9日三诊:药后体温至正常 , 呼吸平稳 , 咳嗽减少 , 精神转佳 , 听诊复查双肺湿性啰音减少 , 胸透提示:双肺部炎症明显吸收好转 , 血化验:白细胞计数8.2×10/L , 中性粒细胞占68% , 淋巴细胞占32% , 为巩固疗效 , 与原方略加减续服10余剂而康复 。
安:患者感受湿热之邪 , 热毒壅结于肺 , 导致肺失清降 , 病变为急性肺炎 。运用该方时药量宜重 , 重剂频服才能顿挫病势 , 反之轻清平淡则无济于事 , 同时此药药源丰富 , 价格便宜 , 值得推广应用 。
陈某 , 男 , 28岁 。1998年12月7日初诊 , 诉寒战 , 高热 , 咳嗽 , 咯铁锈色痰2天 。诊见:急性热病面容发热 , 面赤 , 烦渴欲饮 , 胸痹 , 小便黄赤 , 大便秘结 , 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 。体温:39.8℃ 。肺部听诊:左侧呼吸音减低 , 少许湿性罗音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8.5×10/L , 中性粒细胞占90% , 胸片示:左侧肺大叶片状阴影 。西医诊断:大叶性肺炎 。中医辨证属热毒炽盛 , 痰热交阻 , 热伤肺络 。治以清热解毒 , 宣肺化痰 , 以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 , 处方:金银花30g , 蒲公英30g , 紫花地丁20g , 野菊花20g , 紫背天葵20g , 黄芩15g , 浙贝10g , 麻黄6g , 杏仁10g , 石膏20g , 连翘15g , 甘草6g 。水煎服 , 每2h服1次 , 每天2剂 。2剂热退症减 , 5剂血常规恢复正常 , 后以清金化痰汤加味收功随访一年 。未见复发 。
按:大叶性肺炎属“风温”、“咳喘”、“胸痛”范畴 。本例为外感风热邪毒 , 内传于肺 , 肺失清肃 , 热壅血瘀郁结成痈 , 故以五味消毒饮配黄芩、连翘清泄肺热邪毒;合麻杏石甘汤加浙贝以解热化痰定喘 。二方合用 , 标本兼治 , 使热毒清 , 脓痰化 , 病症自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