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核聚变是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产生能量的过程 。 在聚变反应中 , 原子核“融合”在一起形成更重的原子核 。 为此 , 原子核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克服它们之间的排斥力 , 因为它们都带正电 。 此外 , 它们还需要一个很好的相互碰撞的机会 。
这些极高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可以在恒星的核心中找到 。 例如 , 太阳中心的压力是大气压的惊人的 1000 亿倍 , 而温度则高达 15000000°C 。
仰望天空 , 看看……核聚变在行动 在这些条件下 , 氢聚变成氦很容易维持 。 在聚变反应中 , 产生的原子核(如果它比铁轻)的质量比结合形成它的原子核的质量略小 。 多余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 正是这种能量为恒星提供动力 。
聚变反应不同于为核电站提供动力的“裂变”反应 。 在那里 , 重且不稳定的原子被分裂以产生能量(以及放射性副产品) 。
相比之下 , 聚变能可以提供清洁、高效和无限的能源;它只需要水作为燃料(或锂) , 并且只会产生惰性、无毒的氦气作为副产品 。
核聚变的一种途径是使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原子 。 它们在令人难以置信的热量和压力下融合 , 产生的产品以热量的形式释放能量
问题在于 , 启动、遏制和维持核聚变反应带来了重大的工程挑战 。 全世界有许多研究机构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
【核聚变是如何工作的?】最近 , 中国的一个实验室在 17 分钟内实现了约 70000000°C 的聚变温度——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 但距离成为商业能源还有一段路要走 。 即便如此 , 科学家们估计 , 到本世纪下半叶 , 核聚变能将变得司空见惯 。
推荐阅读
- 巨大彗星正朝地球飞来!重达500万亿吨,科学家还有办法吗?
- 动物界——要么没有腿,要么是双数的腿,为何没有出现三条的腿?
-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中科院院士演讲称:地球更像是一个“莱阳梨”
- 从爱因斯坦场方程推导出来的弗里德曼方程能告诉我们什么
- 外星人真的来了?科学家语出惊人:太平洋就有外星科技
- 提高钙钛矿太阳能可扩展性
- 为何找不到外星人?科学家:因为光速陷阱,孤立了整个宇宙
-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汪集旸院士说“地球是梨子状”,你怎么看?
- “命运”是注定的吗?为何爱因斯坦晚年会说“上帝没有掷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