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空深处充满着危险 , 四处游荡着的小型天体在太空中横冲直撞 , 谁都无法保证 , 未来哪颗小型天体不会朝着地球飞来 。 恐龙这种统治了地球长达1.6亿年的大型生物为什么灭绝了 , 就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 , 带来的气候变化 , 使得恐龙从此消失了 。
如果把地球上的水全部抽干 , 表面上到处都是因为被撞击造成的深坑 , 在漫长的岁月中 , 无数颗小天体撞击地球 , 塑造着地球的环境 。
最近的一次造成破坏的天体撞击事件发生于2013年 , 一颗直径约为20米的小行星冲破大气层飞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上空 , 速度特别快 , 发出耀眼的光芒 , 比太阳明亮得多 , 它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 划出一道白烟 , 发生爆炸 , 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 据后来科学家估计是40万吨TNT当量 , 剧烈的能量暴动虽大量消散于高空中 , 据称 , 这颗小行星在距离地面29.7公里空中爆炸 , 但还是殃及地面 , 地面上建筑物的玻璃被大量震碎 , 造成1200余人受伤 , 经济损失约3300万美元 。
在发生此次撞击事件以后 , 联合国大会批准成立国际小行星预警组织 , 该组织的前身是太空探险家联合会 。 该组织由全球的天文台与科学家们组成 , 他们之间可以共享小行星的资料 , 协调拦截计划 , 从而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的发生 。
如何才能发现到这些行踪不定的小行星 , 实现预警呢?
光学望远镜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 光学望远镜在进行对一片天区进行观测时 , 对于地球来说 , 宇宙中的其他恒星的相对位置是不会变化的 。 所以说 , 在一张星空照片中 , 这些恒星产生的光点是不会移动的 , 而那些移动的光点 , 也就是说不同时间段拍到的几张图片中如果有点在移动着 , 这个点就是可疑的 , 就很有可能是小行星 。 在锁定它的位置后 , 持续对其进行观测 , 获取轨道信息 , 模拟与地球轨道的运行关系 , 从而发出预警 。
2014年5月 , NASA发现了一颗编号为“2014JO25”的小行星 , 直径650米 , 这个尺寸已经是相当大了 , 假设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 , 那么带来的灾难无法估量 。 这颗小行星在距离地球约4.6倍的地月距离处飞掠过 , 下一次再光顾地球这里还需500年 。
编号为“2001FO32”的小行星直径在440-680米之间 , 这颗小行星在飞掠过地球附近时候 , 距离地球只有5.25倍的地月距离 , 下一次再在地球附近看到它时 , 最起码得在2052年之后 。
会不会觉得几倍的地月距离很长很长 , 其实不然 , 这个距离放在太空中 , 可以说是“擦肩而过” , 因此 , 追踪这些潜在威胁小天体 , 掌握它们的运行轨道 , 是尤其必要的 , 而且这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业 。
也正是基于此 , 我国将准备组建小行星监测与防御系统 , 来应对小行星的威胁 , 并且 , 还在加快这个进度 , 争取在2025、2026年实施一次对小行星的抵近观测、就近撞击 , 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 。
【如何看待我国将组建小行星防御系统?】纵观地球历史 , 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灾难 ,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不胜枚举 , 气候剧变将恐龙灭绝 。 现在科技发达 , 世界上主要的大国都非常重视地外小天体的运行轨迹 , 跟踪它们 , 未雨绸缪 , 以应对未来不可知的天体威胁 。
推荐阅读
- 史前星球大战已被证实?太阳系行星爆炸产生了小行星带,有高級生命的操控痕迹
- 中国将着手建造行星防御系统,保护地球全人类,若成功则名垂青史
- 中国太空防御体系启动,3年后模拟撞击,将“炸飞”一颗小行星
- 走得越快,活得越久!Nature子刊:走路更快的人,年轻16岁
- 我们的太空计划又在继续推进,开始规划打击小行星的能力!
- 行星捕手:中国组建的小行星防御系统是什么?对近地又有何影响?
- 日本成功登陆52亿公里外的小行星,此技术,比登月难度大吗?
- 龙飞船返回!4名游客结束17天太空旅行,为什么要开四伞?
-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防止撞击威胁,引国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