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甲虫不理异性只爱酒瓶,昆虫也是外貌协会的?另有缘故


澳大利亚甲虫不理异性只爱酒瓶,昆虫也是外貌协会的?另有缘故


文章图片


澳大利亚甲虫不理异性只爱酒瓶,昆虫也是外貌协会的?另有缘故


文章图片


澳大利亚甲虫不理异性只爱酒瓶,昆虫也是外貌协会的?另有缘故


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 , 存在着一种漂亮的大型甲虫 , 澳大利亚宝石甲虫 。
这种甲虫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 , 即使是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干旱地带 , 它们依旧可以正常生存 ,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生存能力很强的甲虫 , 它的数量却在逐年减少 , 这是为什么呢?莫非这一次又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人类的活动的确会对自然产生较大的影响 , 很多相对脆弱的生物也正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灭绝的 , 而这些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生物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因被动影响而灭绝的 , 比如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压缩了这些动物的生存空间 , 最终导致了它们的灭绝 。 而另一类则是因为人类的主动行为而灭绝的 , 比如人类的捕杀 。

昆虫也会因人类的捕杀而濒危吗?会的 , 特别是一些外表极其惊艳的昆虫 , 人们会捕捉它们 , 并将它们制作成标本 。
澳大利亚宝石甲虫也是一种十分漂亮的昆虫 , 这一点从它们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 这种甲虫成年之后可以长到4厘米左右 , 全身呈现金棕色 , 外表十分齐整 , 深受人们的喜爱 , 所以人们自然也会捕捉它们并制作成标本 , 但澳大利亚宝石甲虫数量的减少却并不是因为人类的捕捉 , 而是另有原因 。 因为这种甲虫并不属于“脆弱”的生物 , 它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强 , 所以生活区域十分广阔 , 这样的生物是不容易因人类的直接捕杀行为而灭绝的 。

澳大利亚宝石甲虫数量的减少虽然不是人类捕杀行为所造成的 , 但也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 罪魁祸首就是人类丢弃在野外的啤酒瓶 。
早在1981年的时候 , 昆虫学家就发现了一件奇怪又有趣的事情 , 那就是大量的澳大利亚宝石甲虫会聚集在被丢弃的啤酒瓶上 , 进一步观察后发现 , 这些在啤酒瓶上爬来爬去的甲虫全部都是雄性 。 更为有趣的是 , 即便是在繁殖的季节 , 有雌性甲虫从啤酒瓶旁爬过 , 聚集在啤酒瓶上的雄性甲虫也会对其视而不见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雄性澳大利亚宝石甲虫会只爱酒瓶而不理会异性呢?这还要从这种甲虫的繁殖方式说起 。

与大多数甲虫一样 , 雄性澳大利亚宝石甲虫的体型相对较小 , 而雌性体型较大 , 不同的是 , 这种甲虫只有雄性具有飞行能力 , 雌性是不会飞的 。
当繁殖季节到来之时 , 雄性甲虫会飞到空中寻找异性 , 当心仪的雌性甲虫出现时 , 它们便会降落在雌性的身上 , 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 由此可见 , 雄性甲虫之所以会聚集在啤酒瓶上 , 就是把啤酒瓶当成了雌性甲虫 。 因为在澳大利亚 , 啤酒瓶的颜色正是金棕色的 , 而啤酒瓶上的纹路又与澳大利亚宝石甲虫背部的纹路十分相似 , 所以雄性甲虫便认错了对象 。 至此 , 谜底似乎已经揭开 , 但很多昆虫学家却对这种说法存有疑义 。

众所周知 , 昆虫之间的交流通常是通过化学信息完成的 , 而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更是如此 , 通常雄性都是被雌性所发出的化学信息吸引过来的 。
啤酒瓶即便在外观上与雌性甲虫相似 , 但毕竟只是一个“死物” , 且不会发出任何化学信息 , 雄性甲虫怎么会对啤酒瓶痴迷至此 , 以至于忽视从身旁路过的雌性呢?这种情况在人类社会并不稀奇 , 因为过度美丽的外表的确可能让人忽略其他的因素 , 而让人陷入痴迷 , 难道昆虫也是外貌协会的吗?别说 , 还真是如此 , 不过这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 任何生物都会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 这种进化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 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繁衍效率 。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 , 澳大利亚宝石甲虫发现 , 体型越大的雌性 , 繁衍能力越强 , 因为体型越大 , 意味着它们拥有越多的卵细胞 。
【澳大利亚甲虫不理异性只爱酒瓶,昆虫也是外貌协会的?另有缘故】毫无疑问 , 与大体型的雌性甲虫成为伴侣更能够保证自己后代的出生率 , 于是雌性的体型就成为了雄性澳大利亚宝石甲虫择偶的一个重要标准 。 相比普通的雌性甲虫而言 , 金棕色的啤酒瓶可要大多了 , 这对雄性甲虫有着无可比拟的吸引力 , 这使得它们忽略了雌性甲虫所发出的化学信息 , 而对酒瓶痴迷不已 , 殊不知 , 正是这种行为影响了它们的物种延续 。 其实澳大利亚宝石甲虫并没有什么错 , 在自然界中 , 它们的行为是有利于种族延续的 , 只不过它们无法预见非自然物品的出现 , 金棕色啤酒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