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梦天携带的斯特林热电转换实验装置 , 是世界首次在太空测试的相关设备】
梦天实验舱这次带了一个非常简单 , 同时又非常高级的东西 , 那就是斯特林热电转换装置 , 是国际上首次实现斯特林热电转换装置的空间应用 , 全球独一份 。
斯特林发动机 , 简单古老的动力系统
这类发动机是1816年英国科学家罗巴特·斯特林发明的 , 与我们常见的汽油柴油或者涡喷涡扇发动机不同 , 它是一种闭式外燃机 。 整个发动机最巧妙的地方 , 就在不需要从外界补充燃油或者其他任何介质 , 是个完全封闭的系统 。 只需要通过加热 , 利用内部介质的热胀冷缩 , 就能循环运动 。
简单到什么程度呢?有些商家甚至制作出简单的杯盖斯特林 , 用茶水热气就能驱动它运动 , 所以说他很古老简陋 。
【斯特林说原理的话其实很简单 , 气体吸热膨胀 , 遇冷收缩 , 在飞轮的帮助下完成循环往复】
这个系统 , 通过空气吸热膨胀 , 然后再遇冷收缩的特性 , 将温差变成自己动力的源泉 。 只要有合适的温差就能工作 , 因此不挑燃料 , 只要能发热就成 , 无所谓是聚焦的太阳能、燃烧的垃圾、煤炭、木柴、燃油还是炽热的核燃料棒 。
但他有个缺点 , 就是热效率不高 。 相比内燃机直接燃烧 , 液体变气体驱动的强劲功率 , 受制于温差所限的斯特林就差很远 , 所以虽然发明200多年了 , 使用的地方不是太多 。 只有像常规潜艇这种有特殊需求的场合 , 才用这种安全简单可靠的外燃机 , 也就是AIP系统 。
【常规潜艇使用的AIP系统 , 用来在水下发电 , 虽然功率低 , 也没有太多选择】
太空开发 , 斯特林动力获得新生
斯特林虽然功率不高 , 但优点是不需要补充燃油或者其他消耗品 , 也不怕燃料爆炸 , 整个设备造完理论上就不用动了 , 有温差就能工作 。 所以 , 美国从冷战太空争霸时期 , 全球率先开始研究斯特林发动机在太空中的应用 。
太空目前使用的主要是光电板 , 利用光电效应发电 。 但是一旦离开太阳太远 , 光电效应就大打折扣 , 甚至都不起作用 。
月球也有类似情况 。 空间站上一昼夜是45分钟 , 没有太阳时 , 电池能支撑半个多小时即可 。 月球一昼夜是一个月 , 没有光照的这半个月 , 玉兔探测器靠休眠熬过去 , 但未来月球基地的人可不能关机 , 这半个月的电力如何确保?太阳能发电肯定指望不上 。 若是用电池那需要多少组?那只能建造复杂沉重的核电站了吗?
这时 , 斯特林动力就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 只要给个热源就能发电 。 热源就简单了 , 我们有成熟的核燃料技术 , 寿命长热量高 , 发热稳定不需要氧气 , 又小又方便 。 两者搭配 , 就是完美的电力系统 , 虽然热效率低一些 , 但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了 。
比如这个月球斯特林发电机想象图 , 白色的是散热板 , 主体埋在月壤里屏蔽辐射 。 设想中这种发电机能提供40千瓦发电能力 , 连续工作至少15年 。
斯特林发动机 , 也是复杂又科幻的系统
方向虽然确定了 , 原理也很简单 , 但是想把这个系统放在太空使用 , 比登天还难 。
我们可以看到 , 斯特林是一个靠密闭气体膨胀收缩工作的系统 。 那么 , 这套系统的气密性如何确保?气密性确保的前提下 , 怎么解决活动部件的润滑问题?怎么确保系统功率达到最优?怎么确保这套系统可以在恶劣的太空或月球 , 可靠的使用数年甚至十几年?在以上基础上 , 如何确保系统设计重量最轻 , 结构最简单 , 发射成本最低?
【具体到实际问题时 , 原理简单的东西往往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 这是NASA的一个太空斯特林发动机结构】
推荐阅读
- 不祥之兆?2022年“血月”即将再次出现,月球为什么会变红?
- 在月球长久生活下去,NASA在新月球地形探测器计划上取得更多进展
- 太空回来基因变异、肌肉萎缩!宇航员可能才是最危险的职业
- 干细胞一周资讯(10.29-11.04)
- 11月8日,我们将迎来月偏食盛况
- 人类第一次着陆在太空中的演示
- 太空“变形”!天宫豪华三舱引日媒羡慕,对比国际空间站如何?
- 中国空间站喷出“仙气”:时速近3万公里,对接精度1厘米
- 美国宇航局模仿中国火星车设计,靠独特组件,动力提升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