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米深,那1万米深处的水还是液态的吗?温度是多少?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米深,那1万米深处的水还是液态的吗?温度是多少?


文章图片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米深,那1万米深处的水还是液态的吗?温度是多少?


文章图片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米深,那1万米深处的水还是液态的吗?温度是多少?


文章图片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米深,那1万米深处的水还是液态的吗?温度是多少?


文章图片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米深,那1万米深处的水还是液态的吗?温度是多少?


作为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11千米 , 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拉玛峰高8848米 , 那就是说就算是把珠穆拉玛峰拔出来倒插进马里亚纳海沟也填不满 , 可见这个深度也是“绝顶”的 。
那马里亚纳海沟会像珠穆拉玛峰那样有很多人去探底么 ,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因为马里亚纳海沟的大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的1100倍 , 那里的水还是液态 , 温度也只有2摄氏度 , 人类根本无法直接进入 。 而那里的生物也极其稀少 , 因为普通的生物根本不适应这样的深海环境 , 而大部分的生物聚集在海底烟囱附近 。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 , 马里亚纳海沟的下面是什么呢 , 下面来分析看看:
马里亚纳大海沟的形成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 这两个板块由于地幔层热对流的缘故 , 导致两个板块逐渐靠近并相遇 。
当两个板块的厚度以及密度一致 , 那么它们会在力的作用下 , 逐渐拱起形成褶皱山脉 , 喜马拉雅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 。

但如果两个板块的厚度以及密度不同 , 那么密度较大的一方会滑入密度较小一方的下面 。 亚欧板块是大陆板块 , 地质厚 , 但密度低;而太平洋板块是大洋板块 , 地质薄 , 但密度高 。 所以 , 在地幔层热对流的作用下 , 太平洋板块不断滑入亚欧板块的下方 , 在两个板块交汇会就会形成海沟了 。 而马里亚纳海沟就是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

尽管马里亚纳海沟虽然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 但它仍然在地壳层的范围 。
地壳是固体外壳 , 是属于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 , 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 ,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 , 但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层存在着明显差异 , 大陆地壳层较厚 , 平均为40千米 , 甚至能达到70千米;大洋地壳层较薄 , 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 。 而马里亚纳海沟深度 , 还没有到达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莫霍界面 。

那马里亚纳海沟下方是什么?
其实 , 马里亚纳海沟的下方 , 就是地球内部的构造 。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地壳层 , 地壳层的下方是岩石圈 , 这里的物质冰冷且坚硬 , 厚度约为60-120千米 , 岩石圈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 其中一些矿物质的晶格之中含有大量水 , 如尖晶橄榄石 。
科学家发现 , 尖晶橄榄石广泛分布于岩石圈 , 它的含水密度非常大 , 大概100个矿物晶体分子中 , 就含有大约1.5个水分子 。
除了尖晶橄榄石 , 岩石圈中的其他矿物质中也含有大量水分子 , 这意味着地球上大多数水被锁在了矿物质的晶格之中 。

岩石圈下方是软流层 , 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与地幔层交界处 , 由于地幔层是温度高的流体 , 而岩石圈是冰冷的固体 , 当这两个地质构造交汇时 , 冰冷的岩石圈会让地幔物质降温冷凝 , 而地幔层的高温也会融化部分岩石圈 , 因此形成了粘稠的软流层 。

软流层的下方是地幔层 , 地幔层位于地壳深度大约是2600千米 , 地幔层也是造成板块运动的原因 , 地幔层的温度高 , 几乎所有的物质在如此高温下都会融化成流体 , 因此它可以流动 。
由于地核处高温的作用 , 使得地幔层会发生热对流作用 , 在热对流的作用下 , 地幔层的物质会发生缓慢的流动 , 因此带动了上方地壳层的运动 , 这就是板块为什么会发生移动的原因 。
地幔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 上地幔是粘稠的流体 , 类似于火山爆发的物质 , 而下地幔温度非常高 , 因此是液体 。
地幔层之下是地核 , 地核由于引力的缘故 , 温度超过了5000度 , 在地球表面 , 5000度的高温可以融化大多数固体 , 但在地核处 , 物质以高温固态而存在 。
之所以呈现固态 , 是因为地核的引力非常大 , 气压也非常大 , 因此将液态的物质压缩成了 , 据科学家研究 , 地核也是地球之所以有磁场的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