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科学落后,中国究竟差在哪儿?

文章图片

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 , 网络上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极其落后和薄弱 。
【都说中国科学落后,中国究竟差在哪儿?】我认为说得没错 , 甚至很多说这些话的都不一定全是公知 , 很多爱国者也这么说 , 这是爱之深、责之切 。
当然 , 基础科学包含很多方面 , 中国尤其是在金属材料学上尤为薄弱 , 很多尖端科技受制于材料性能的瓶颈而得不到突破 , 比如飞机发动机 。
你有没有想过 , 为什么中国的金属材料科学不行 , 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究竟差在哪儿 , 这是很多人都没有说明白的事 。
即使网上很多人乃至是大部分“公知”只会一遍遍的强调说是中国的基础科学不行 , 但却从来没有人会说中国的尖端科学不行 。
尖端科学 , 顾名思义就是 , 为各科学领域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 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 , 能够突破科学领域的瓶颈 , 对人类有深远影响的前瞻性学科 。
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杨振宁先生的宇称不守恒定律都是尖端科学 , 是前无古人、开创先河、对人类进程影响深远的伟大科学研究 。
在尖端科学领域中国并不差 , 因为尖端科学全地球各个国家都平等 , 哪怕最穷的第三世界国家 , 尖端科学都不比欧美发达国家差 。
你研究个材料学的合金之类的是永远没办法和这些尖端科学相提并论的 。 尖端科学的价值无与伦比的大 , 但是尖端科学的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 , 尖端科学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问世 , 人人都可以获取、共享这些研究成果 。
以杨振宁先生为例 , 美国也好、中国也罢 , 宇称不守恒定律的价值的确不可估量 , 但是没有任何国家、机构可以把宇称不守恒定律据为己有 , 这样做也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
基于尖端科学的性质 , 也不具备这样做的条件 , 一个继往开来 , 打破常规的理论从诞生之初 , 就是饱受争议和质疑的 。
因为他挑战了之前的科学框架 , 当出现这种尖端科学的时候 , 一个国家是判定不了的 , 需要经过全人类的科学家反复的论证、质疑 。
经过科学家争争吵吵了十几年 , 等到没有人质疑了 , 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杨振宁先生的宇称不守恒定律不是骗人的鬼话的时候 , 尖端科学才真正成为科学被人类接受和认可 。
就好比现如今科学家认为已经完备的科学框架 , 是不是真的就是如此 , 没有人知道 , 或许很多年后 , 新的理论会推翻现有的科学框架 , 这也是未可知的 。
如果每个科学家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与众 , 让科学家们质疑 。 如果当年牛顿没有把自己的经典力学理论发表 , 自己一个人把它珍藏起来 , 那牛顿或许就不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
所以 , 对于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来说 , 最有价值的就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免费发表出来 , 展示在全世界人类的面前 , 供科学家质疑和学习 , 只有经得起质疑 , 才是真正的尖端科学 。
以上只是举了几个例子 , 实际上所有尖端科学的诞生都是如此的 , 科学家名留青史 , 永远被人类铭记 , 这是尖端科学免费发表对科学家的回报 。
所以 , 只要中国科学家积极翻译论文和学习其他国家科学家的论文 , 那么中国的尖端科学就不会差 。
相对于尖端科学 , 基础科学就不一样了 。
和尖端科学相比较 , 基础科学简直就是弱的掉渣 , 尖端科学是开创先河、引领人类走向的伟大发现 , 而基础科学就是让尖端科学如何落地、如何变成现实的一个个具体工作 。
尖端科学是天才的专属 , 不是天才很难实现尖端科学的突破 。 而基础科学就是一遍遍重复的试错 , 只要持之以恒 , 基础科学就能得到突破 。
以金属材料学为例 , 虽然中国在材料学领域有很多的突破 , 但是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 , 中国的金属材料学还是差很多 。
那么怎样提升中国金属材料学的水平呢?
尖端的理论科学都是一样的 , 那怎么在材料科学得到突破呢?是要靠天才头脑风暴的冥想吗?当然不可能 , 基础科学永远都不是这样能得到突破的 。
金属材料学的突破 , 说白了就是要通过大量的试验 , 一遍遍地去试错 , 去尝试 。
推荐阅读
- 神舟十四号返回,航天员着落后不能直接站立,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 一举攻克世界难题,90后清华女博士万蕊雪:我只做中国科学家
- 神舟十五顺利发射!从落后到领先,中国航天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 致敬中国航天逐梦人!一梦江湖x中国科学报联动精彩将至
- 老伴儿子生了孙子,留给我带,别人都说我傻,我笑他们不懂
- 怀化|自驾进西藏真的“危险”吗?身边去过的都说不建议去
- “天宫”能在轨6人,国际空间站却曾在轨13人,因此我们落后了?
- 男子用破损手机“碰瓷”小学生:碰撞奔跑学生,摔落后要赔偿
- 都说一楼带院子好,我家住了两年后,却发现了这些缺点
- 都说“中国的大众,世界的丰田”,为何大众在国内销量却碾压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