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某婷可能被判刑,支持实名举报的同时也要严惩实名造谣


叶某婷可能被判刑,支持实名举报的同时也要严惩实名造谣


文章图片


叶某婷可能被判刑,支持实名举报的同时也要严惩实名造谣


文章图片


叶某婷可能被判刑,支持实名举报的同时也要严惩实名造谣


文章图片


随着网络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 实名举报成为了近年来的常规维权手段 , 我在网上看到过不少实名举报情况 , 最近引起舆论关注的便是杞县板木乡叶某婷实名举报自己的父亲被打死后凶手逍遥法外一事 , 之后还传出了举报人叶某婷失联等消息 。
围观群众无一不同情叶某婷及其父亲的遭遇 , 但事情可能要反转了 , 河南省杞县政府发布了《关于“杞县板木乡前营村叶某青案”有关情况的说明》 , 将事情原委公之于众 , 一共三点内容 , 为大家概括一下 。

1.叶某婷父亲叶某青的案子发生于去年6月28日 。 当时 , 叶某青与两名犯罪嫌疑人在饭店饮酒期间发生打斗 , 后被人劝开 。
叶某青回到家中后感到不适 , 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并于6月29日凌晨报警 , 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了两名打人者 , 该案已经由检察院提起了公诉 , 案件正在审理之中 。
叶某青在被送到医院后经医治无效于7月7日过世 , 打人者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
2.叶某青家属向司法机关提出还有一人参与打人却逍遥法外、村支书参与了斗殴等问题 , 联合调查组调查后认定所反映问题不实 。

3.举报人叶某婷确实失联了 , 因为在12月6日被当地公安机关带回调查 , 原因是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 , 歪曲事实 , 误导舆论 , 对案件正常办理造成不良影响 。
情况说明的大致内容如上 , 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
1.这几年网络上反转的事情太多 , 我只相信官方通报里的内容 。 从通报中能够发现举报人叶某婷讲的和真实情况出入较大 。
比如 , 他的父亲是在和别人互殴后才去世的 , 并非她所表述的被单方面殴打;又比如 , 叶某婷指责当地警方不作为 , 村支书参与斗殴等均不属实 。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借助舆论压力影响司法机关办案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如将另外一名家属认为打架的人也抓起来 。

2.两名打人者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这个案子由互殴引起 , 一方被打身亡 , 符合故意伤害罪的认定 。 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 ,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前款罪 , 致人重伤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
只要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 , 起刑点为十年 。 另外 , 本案是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 , 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才会放到中院审理 。 因此 , 两名打人者至少将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 最多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

3.举报人叶某婷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通报中提到叶某婷被带走配合调查 , 这说明其还没有被当作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 , 但这不表示她将什么事情都没有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属于诽谤罪构成要件中的“情节严重”情形 。

叶某婷发布的虚假消息大大超过了5000次和500次的标准 , 很有可能被认定触犯了诽谤罪 , 犯此罪最高面临3年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
我相信不少人会觉得叶某婷很冤 , 自己的父亲被打身亡后自己可能还要坐牢 , 但我认为她一点都不冤 , 无论其最终是否会被提起公诉 , 这件事情都给那些想要借助舆论影响司法公正、甚至造谣污蔑者以警告 。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 这句话时常被提起但鲜有真因在网上造谣被处罚的事例 , 结果就是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消费大众善良以达到不法目的的言论 , 披着实名举报的外衣做着实名造谣事情的人越来越多 。

如果不加以惩治 , 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我们自己 , 你的一个让别人不太满意的行为可能被有心之人借助网络报复 。
在叶某婷的声明中提到“以上所述均为属实 , 我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 她可能真的要“如愿”承担法律责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