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文章图片


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文章图片


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文章图片


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文章图片


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文章图片


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文章图片


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文章图片


1995年发生的“清远大劫案”,主犯逃亡21年,被抓后才告诉妻子“真名”


古有“贪心不足蛇吞象”之说 , 这话倒也不难理解 , 真深究起来 , “贪”乃人之本性 , 谁不想追求更多、更好呢?
话虽这么讲 , 但“贪”也要凭真本事 , 无妄之财 , 伸手必被抓;曾非常著名的“广东清远大劫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 罪犯虽然躲了20多年 , 却终究难逃法网!

本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叫“陈恂敏” , 1969年出生在广东清远 , 其父曾是“公路局”主任;实事求是地说 , 有这样的父亲在 , 其家境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
“陈恂敏”不像其他纨绔子弟 , 他自幼学习就好 , 情商也高 , 还是小孩时 , 在大人眼里就已经懂得“左右逢源”了 。
不出意外 , “陈恂敏”长大后读了名牌大学 , 或是受了父亲影响 , 他读的也是工程建筑类专业 , 毕业后就有了自己的公司 。
还是在父亲的帮衬下 , “陈恂敏”接了不少工程 , 公司也很快成为当地知名企业;按理说 , 在平均工资百来块钱的8、90年代里 , “陈恂敏”年纪轻轻的就能月入几十万 , 这样的成绩足够让人羡慕了 。

可正应了开篇那句“贪心不足蛇吞象” , 挣了钱的陈恂敏不满足于现状 , 他还想要更多;陈恂敏情商高 , 他可不是“空手套白狼” , 而是“以物换物”地去结交各方大人物 。
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 , 1994年时 , 曾有大人物向陈恂敏介绍了一单大项目 , 如果能接下该项目 , 陈恂敏及其公司就能瞬间再升好几个台阶 。
该项目着实惹人心动 , 但也有难度 , 需要提前投入大笔资金;陈恂敏虽然有钱 , 但想“独自”吃下这块大蛋糕 , 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火候 , 怎么办?
今天看“既然一个人做不了 , 那就与人合作呗!”这是正常逻辑 。
陈恂敏可不这么想 ,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岂有拱手让人的道理?既然自己没钱 , 那就“借”别人的钱!

这里用“引号” , 单指陈恂敏筹钱的方式 , 并非真的向人“借” , 而是明目张胆地“抢” 。
那个年代里 , 谁最有钱?不用多想 , 就是“银行”!
今天看 , “抢银行”跟“开玩笑”差不多 , 暂且不说这是重罪 , 仅各种严密安保就难以突破;再说 , 当时的陈恂敏已经很有身价了 , 他也犯不着冒这种险 。
可当时是1994年 , 和今天不同 , 一则当时的银行安保技术不是很先进 , 二则“陈恂敏”太想要这个大项目了 。

于是 , 陈恂敏开始谋划“抢银行”的细节 , 他肯定不能亲自出面 , 于是就找到了银行安保科的科长 , 刘光 。
刘光虽然“管着”银行安保 , 但他又不亲自押运 , 于是又找了押运股的股长 , “陈恩年” 。
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 , 总之他们共纠集了7个人 , 里面有四个都是负责押款的当事人 , 再加上陈恂敏 , 该团伙共计8人 。
这些人有的还是退伍老兵 , 又长期押运银行款 , 里面的细节了如指掌 , 陈恂敏找到这些人 , 也算“里应外合”了;还是通过这些人 , 又搞来枪支弹药等必要装备 , 1995年12月22日 , 陈恂敏下令 , 正式展开“抢银行”行动 。

这一天 , 陈恂敏伙同陈恩年 , 他俩躲在暗处接应 , 其余6名匪徒则开着一辆面包车 , 手拿枪械埋伏在“番禺农行”附近 , 等运钞车一到 , 激烈枪战随即展开 。
枪战中 , 一名押解员中弹身亡 , 其余几人均不同程度受伤 , “6名匪徒”共计抢走两百多万港币及1321万人民币;整个作案过程不超过10分钟 , 再等警方赶到 , “6名匪徒”、连带陈恂敏和陈恩年 , 都已经逃之夭夭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