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卖了8斤香蕉,凭啥罚5.5万?”河南一男子起诉市监局,判了


“我就卖了8斤香蕉,凭啥罚5.5万?”河南一男子起诉市监局,判了


文章图片


“我就卖了8斤香蕉,凭啥罚5.5万?”河南一男子起诉市监局,判了


文章图片


“我就卖了8斤香蕉,凭啥罚5.5万?”河南一男子起诉市监局,判了


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 , 而在做生意的时候也难免出现疏忽的地方 , 若是在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纰漏 , 在意识到错误后积极配合改正 , 也没必要伤了彼此间的和气 。 但若是犯错的地方发生在了食品安全这条底线上 , 就不是和气能解决的事情了 。
2019年 , 在河南某农村的一个家庭超市中便发生了这样的一起案例 , 面对市监局开出的罚单 , 商贩表示:“我就卖了8斤香蕉 , 凭啥罚5.5万?” , 河南一名男子不服处罚结果起诉市监局 , 此案 , 法院判了 。

在河南某农村生活的丁某已经一把年纪 , 去地里干活他的体力也有些跟不上 , 于是 , 他为了贴补家用便租下了一间店面 , 做起了家庭超市的小生意 。 平时来他店里消费的都是住在附近的乡亲 , 店里也都是卖些适用且不贵的小商品 , 虽然赚不了大钱 , 但也让他的生活变得富裕了一些 , 也方便了周围村民的生活 , 这让他和周围的村民相处地也都不错 。
而在以往 , 丁某在经营自己的家庭超市时也被市监局抽样检查过 , 面对他们的检查 , 丁某自然是全力配合 , 而他进购的商品也都保留着完整的进货记录 , 而他的进货渠道也都是在当地的市场或者经销商手上购买的 , 渠道正规 。
2019年8月 , 丁某在进货的时候便购入了17斤香蕉 , 想要摆在摊位上进行售卖 , 而由于他和这位经销商已经合作多次 , 彼此也都比较信任 , 在购买下这批香蕉时便没有仔细检查 , 随后便将这批香蕉摆到了自己的摊位上 , 按照当时3块钱一斤的市场价格对这批香蕉进行售卖 。

而有时 , 做生意不能有太多的侥幸心理 , 在对这批香蕉售卖不久 , 17斤香蕉便已经卖出去8斤多 , 从其中赚到的利润也并不多 。 然而 , 当市监局对他售卖的这批香蕉进行检查时 , 却告诉他这批香蕉不合格 , 甚至还对其开出了罚单 ,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 , 市监局在对其店铺内经营的商品进行抽样检查时 , 便从刚进购的这批香蕉中抽样筛选了一部分 , 而丁某在看到这一幕后积极配合 , 认为自己进购的货物不存在问题 。 但当技术人员对这批香蕉进行检查后却发现 , 香蕉上还残留着超过正常标准的吡唑醚菌酯成分 。
一般情况下 , 含有这类成分的农药会被用来防止虫害 , 而对于这类成分的检测含量标准也被定在0.02 mg/kg之内 。 也就是说这类农药并非不能喷洒 , 而是不能喷洒过多 , 超过标准含量就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 而作为经销商 , 若是事前没有对进购商品进行合理检查相关含量 , 那么也就在经营中犯下了过错 , 是需要对此负责的 。

8月27日 , 在检测结果出炉后 , 市监局的工作人员便要求其将香蕉中农药超标的情况讲给了丁某 。 而丁某在得知此事后 , 立刻在店内贴上了告示 , 对已经售出的香蕉进行回购 , 希望将影响尽可能地削减下来 。
但有些村民在将香蕉购回后已经将其吃下 , 而且吃香蕉毕竟是要剥皮的 , 这些村民在吃下香蕉后 , 身体也没有出现问题 , 便没有将其当回事 。 于是 , 丁某在回购时也只收到了曾经卖出去的一部分 , 这时 , 丁某还将这批香蕉的购货渠道和经销商的联系方式都提供给了工作人员 , 方便他们对此事进行追查 。
在做完自己能做的事情后 , 市监局最终还是对其做出了处罚的决定 , 在罚单上 , 丁某面对的便是5.5万元的罚金 , 这比他一年的净收益还要高出不少 。 不理解市监局为什么要给他这么重的处罚 , 便提出了行政复议 , 在复议被驳回后 , 一气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 他表示:“我就卖了8斤香蕉 , 凭啥罚5.5万?” , 河南一男子起诉市监局 , 法院判了 。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 , 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 , 不得销售 。
在本案中 , 丁某作为销售者在进购货物的过程中应尽到合理范围内的注意义务和查验义务 , 尤其是像香蕉这种关乎食品安全的农产品时 , 要格外留意进货单上对于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 要求对方在销售时提供合格的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