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西部教学反思|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与反思.( 二 )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有:第一是学际性 。即把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沟通 。例如《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综合性学习活动“黄河 , 母亲河”的设计 , 以文学为基础 , 融入了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的学科知识 , 以复数的知识开展学习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是实践性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 如“背起行囊走四方”、“到民间采风去”等活动的开展 , 能沟通学生同大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 , 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 , 密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 。同时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 , 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 , 发现自我 , 获得成功感 , 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 , 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此次课改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 , 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 可以说综合性学习进入语文教材标志着学习方式变革的全面展开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搜集、整理、分析 , 与同伴交流合作 , 学会表明观点 ,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 , 做到会学习 ,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
二、农村初级中学现状
我国幅原辽阔、人口众多 , 各地差异较大 。云南是西部较为贫困的地区 , 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 基础教育相当薄弱 。首先是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 特别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性 , 而我们农村中学在这一方面的确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 。例如我们临沧市临翔区共有人口27万多 , 其中农村人口约占70% 。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均不到500元 , 生活比较贫困 。辖区内共有中学24所 , 其中农村中学18所 , 占75%;有10所地处高寒山区 , 18所农村中学中没有一所有图书室、阅览室 , 只有简易的图书保管室 , 生均占有图书不到10册 , 图书陈旧 , 多是余留的旧课本、旧教辅、旧期刊;有17所没有多媒体电教室;有16所中学没有计算机室 。由于诸多原因 , 政府对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 每学期生均投入不到20元 , 广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 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 城乡差别严重 , 教育不公平现象非常突出 。
其次是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普九”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 , 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 语文能力整体下滑 , 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令人堪忧 , 许多初中学生的作文错别字特多 , 部分同学写不出一段像样的话 , 有的同学甚至读一段文章都磕磕碰碰 , 让他们讨论问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说什么 , 怎么说 。因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难开展 , 或者说只能在较低层次上开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