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2022,手机厂商需要新战场( 三 )


由于一贯擅长影像 , OPPO造芯从影像切入 。 也是因为通用芯片和ISP无法满足计算影像在算力和能效上的需求 , 需要自研专用NPU来解决 。
手机厂商“造芯”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 “华米Ov”等国内头部手机企业均已亲自下场 。
4年前 , 小米正式对外宣布进入芯片领域 , 首批芯片采用八核架构 , 命名为澎湃S1 ,已经顺利量产并搭载于同时发布的小米新款旗舰拍照手机小米5C 。 但澎湃S1市场表现平平 , S2难产 , 此后小米在芯片上并未有更多消息 。
3月底 , 雷军带来小米自研芯片——澎湃C1 。 作为独立于主板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芯片 , 澎湃C1主攻手机的影像处理 。 在他看来 , 澎湃C1是小米影相的里程碑 , 承载了小米更大的梦想 。
2021年的最后一场发布会 , 小米12 Pro首发自研小米澎湃P1充电管理芯片 。 这是小米第三块自研芯片 , 澎湃P1的发布 , 使小米成为第一家拥有自研百瓦快充芯片的手机厂商 。
从年初的ISP澎湃C1 , 到年末的充电管理芯片澎湃P1 , 一年时间内 , 小米已经发布两款自研手机芯片 。 截至目前 , 小米已发布的芯片包括S1、C1、P13款 , 分别在SoC、影像和充电等不同领域进行能力构建 。
与小米、OPPO的类似 , vivo的第一块自研芯片也围绕影像功能发力 。 9月 , vivo第一块自研专业影像芯片V1搭载旗舰新品X70系列首发 。
在整体影像系统设计中 , 这款自研芯片V1可搭配不同主芯片和显示屏 , 起到扩充ISP高速成像算力 , 释放主芯片ISP负载的作用 。 既定业务下 , V1既可以像CPU一样高速处理复杂运算 , 也可以像GPU和DSP一样 , 完成数据的并行处理 。
无论是小米的澎湃C1 , OPPO的MariSilicon X , 还是vivo的V1 , 这些自研芯片的共同点是从影像功能出发 。
市场|2022,手机厂商需要新战场
文章图片

和设计整块SoC芯片相比 , 自研影像芯片的门槛和成本更低 , 也适合迅速迭代 , 同时具备一定容错率 , 可操作性更强 。
要实现自研芯片从专用到通用 , 国内手机厂商仍需走很长的路 。 不过它们也都表现出了进军自研SoC的意向 。
在发布澎湃C1之后 , 小米表示 , 要以此为起点 , 回到手机的心脏器件SoC芯片的设计制造当中去 。
OPPO自2018年成立研究院起就有意向基础研究领域深耕 , 最终目标是从芯片开始 , 打造全套的自研能力 。
【市场|2022,手机厂商需要新战场】折叠屏迎来元年?
2021年 , 折叠屏手机赛道再次变得拥堵 。
OPPO、华为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发布了折叠屏手机 , 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折叠屏手机的认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