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们”不敌App,电子阅读器已成“鸡肋”?( 二 )
那么Kindle到底是怎么从国内“阅读器一哥”沦落到“压泡面神器”的呢?乃至于连官方都忍不住亲自下场 , 积极认领这个与其实际功能八竿子都打不着的称号?
据相关新闻报道 , 就在2019年3月22日这天 , 彼时的Kindle在天猫还在正常营业 , 它在天猫App首页滚动栏投放了一则图片广告 , 其主角新品Kindle的下方压着一桶方便面 , 附带的宣传语是:“盖Kindle , 面更香” 。
文章图片
图2/4
Kindle的广告认领了“压泡面神器”的称呼
或是为迎合用户、或是自嘲式炒作 , 这一次广告营销在出圈同时 , 也道破了其产品的尴尬之处——用户在购买Kindle之后 , 使用频率并不高 , 聊胜于无的存在感 , 让用户不再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个价值几百上千元的设备 , 而是直接把它拿来当做板子用 。
有用户曾在社交平台发出的感叹:“一个人说kindle是压泡面神器 , 有点意思 。 满屏都说这个梗 , 就像不笑硬咯吱一样尴尬 。 买了Kindle不用 , 只用来压泡面 , 这很光荣吗?”
在#亚马逊电子书业务要退出国内市场#的话题广场上 , 一位网友的回复或许说明了一切 , “这个产品的最大的问题在于 , 纸质书的衰落同时也是书籍的衰落 , 也是阅读习惯的衰落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 。 短视频 , 短文改变了人们的习惯 , 书籍只能属于一部分专业人士 , 仅此而已了 。 ”
软硬件都有代替品 , 消费者只是单纯不爱了
Kindle口碑的改变 , 与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变化不无关系 。
【|“Kindle们”不敌App,电子阅读器已成“鸡肋”?】最初 , Kindle吸引用户主要在于三点:其一是墨水屏更接近阅读纸质书籍的效果 , 比起单纯的电子屏更加护眼;其二是功能简单 , 用它看书可以完全避免其他娱乐、社交软件的干扰;其三是不断扩容的电子书商城 , 其便携性和笔记数字化等功能都可圈可点 。
从这些优势也可以印证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观点 , 即Kindle想要成功 , 必须将其作为一个“严肃的文化载体” 。 然而事实证明 , 在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下 , 只把自己当做纯粹的阅读工具 , 难以满足消费者持续上行的消费需求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 在阅读形式方面 , 倾向“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占比为43.4% , “在手机上阅读”占比33.4% , “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占比仅为8.6%” , 听书占比则为6.7% 。
不难看出 , 在数字化阅读细分市场中手机阅读形式早已“占山为王” , “听书”作为后起之秀赶超电子阅读器的态势十分明显 。 反观“电子阅读器“ , 尽管整体占比相较于上年7.8%的占比稳中有涨 , 但相较于前两者的快速崛起 , 已然早早摸到了发展天花板 。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Samsung|三星电子延迟发布最新智能手机AP“Exynos 2200”
- 安全|温州一超市遭“比特币勒索病毒”攻击,储值系统瘫痪
- 大餐|把温暖“爱心餐”送到防疫一线 美团助力天津抗疫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张江|人工智能岛:洞见未来,高能“岛核”带动周边
- 建设|上海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将建“AI公园”
- 架构|一“融”解千愁,SASE因何成为未来网络安全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