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国制造在一代代青年手中滚滚向前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26日 , 北京 , 第六届“中国制造日”活动现场 , 主题为“大闹天宫”的圆桌论坛上 ,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六九九厂车工、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保森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结构与机构主任设计师施丽铭、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青年设计师洪义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神舟飞船总装班组长张舸等嘉宾畅谈中国航天的成就与未来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李峥苨/摄
2021年4月29日 ,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了第三步——中国空间站建设大幕开启 。
2021年6月22日 ,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千吨架桥一体机——“昆仑号” , 在新建福州至厦门高铁湄洲湾跨海特大桥投用 。
【技术|中国制造在一代代青年手中滚滚向前】2021年7月20日 , 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 , 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 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
这一年 ,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完全散去 , 但中国制造却依然交出了一份傲人的答卷:一项项关键技术突破 , 一个个大国重器产生 。
日前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 , 2015-2020年 ,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105.78增长到116.02 , 中国制造业总体趋势稳中向好 , 制造强国战略已成为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
而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在奉献着青春 , 一代代青年推动中国制造滚滚向前 。
归零的心态:坚持不懈解决一切问题
2021年12月26日18时44分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二次出舱活动 。 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结构与机构主任设计师施丽铭最为关注的新闻 , 事实上 , 任何关于天和核心舱的信息他都关注 , 因为那是他参与“搭建”的“房子” 。
此前的3个小时 , 他还在“中国制造日”的分享活动现场 , “云淡风轻”地跟观众讲着即将要发生的出舱任务 , 但他心里却早已激动不已——这是对他和同事们科研成果的再一次检验 。
为了这个空间站 , 施丽铭和同事们已经默默耕耘了10年 。
中国的空间站研究起步晚 , 没有其他技术参照 , 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 10年前的“沃尔夫条款”中 ,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中美航天合作进行限制 , 中国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研究的圈子之外 。
“别说合作了 , 连交流都不跟我们交流 。 ”在空间站项目开启时 , 施丽铭和同事们面对的是这样的环境 , “好在老一辈科学家给我们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 让我们有更多的理论和经验去支撑我们的科研道路 。 ”
推荐阅读
- 生物|两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为畜禽生物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 新浪科技|还在售卖!上万元买肯德基盲盒套餐,中消协呼吁抵制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真人|企业员工、歌手等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能在|企业员工、歌手、带货主播……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出圈|魔性主题曲、个性口罩,鱼你在一起酸菜鱼五周年活动火出圈!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真能挑战腾讯?
- 平台|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出世界首款 AI 运算专用 SSD
- 测试|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可语音接单
- 硬件|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点击头盔耳侧按键可接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