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火箭回收,中国航天走到了哪一步?( 二 )
此外还有在火箭上安装栅格舵控制落区的回收 。 我国曾利用加装了栅格舵的长征二号丙火箭执行了火箭残骸可控坠落技术试验 , 最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新浪科技综合|火箭回收,中国航天走到了哪一步?】前述的两种回收方式虽说对地面人员设施的危害程度降低了 , 但火箭落地后发动机也随之报废 , 与我们想要的“回收利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
最后是猎鹰九号火箭做过的垂直回收 。
垂直回收方式虽好 , 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 为了让火箭顺利返回 , 必然要保留一定的推进剂 , 这样就使火箭损失了不少运载能力 。 据报道 , 猎鹰九号火箭运载能力因回收会损失运载能力达40% 以上 。
如果把三种回收方式做比较 , 经济价值最高的 , 一定是垂直回收 。
我国在火箭回收上做了哪些工作?
除了前文提到的伞降回收和栅格舵控制落区外 , 我国在火箭垂直回收上做了不少尝试 。
2020年12月22日 ,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 , 为我国未来中、低轨道卫星发射的迫切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据航天科技集团长八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 , 长八火箭是一款在立项之初就按不同发射需求设计两档配置的智慧火箭 , 身怀“可重复使用技术”等独门绝技 , 是我国未来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主力军 。
长八火箭研制团队围绕火箭一级回收开展了不少技术尝试 , 以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为目标 , 按步进行火箭回收实现 。
据了解 , 长八火箭已经在着陆缓冲机构、低空低速的返回段制导、自主控制等回收技术领域做了试验 , 后续将在回收关键技术进一步攻关 。
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也围绕火箭垂直回收做了不少工作 。
2021年7月 ,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完成了首次完成10米级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自由飞行 , 即被称之为“蚱蜢跳”的运载火箭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 10月13日 , 该公司完成了百米级垂直回收试验 , 引发了航天圈的热议 。
实现火箭垂直回收有两大难点 , 一是发动机推力可调、能重复使用 , 二是控制系统精准无误 。 深蓝航天CEO霍亮介绍 , 该公司从2019年开始 , 就持续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工程技术的突破和积累 。
在发动机技术方面 , 该公司率先在低温无毒推进剂上应用了针栓喷注技术 , 这也是美国猎鹰九号火箭使用的“Merlin”发动机采用的技术方向 , 实现了推力的平滑调节和稳定工作 。 同时 , 该公司还开发出了一款经过工程验证的50千牛量级针栓发动机 , 并已经过反复使用10次以上的工程验证;该型发动机采用了电动泵供应技术 , 与电子号火箭“Rutherford”发动机使用的技术体制相同 。
推荐阅读
- 齐鲁|齐鲁医学创新高峰论坛召开 专家共话前沿科技促医学进步
- 新浪科技|哈啰顺风车:三年完单总量3亿 认证车主数量达1800万
- 新浪科技|还在售卖!上万元买肯德基盲盒套餐,中消协呼吁抵制
- 新浪科技|美国百强雇主榜单:英伟达摘得桂冠,Meta下跌36名,Zoom吊车尾
- 新浪汽车|特斯拉回应ModelY起火:被旁边充电中的网约车引燃
- 快科技2018|三星Galaxy S22新配色曝光:新增樱花粉 2月8日见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斯达|汉威科技:目前能斯达的电子皮肤已有小批量商用
- 快科技2018|美团公开新专利:指纹解锁共享单车 不用扫码了
- 疫情|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学子以舞抗疫,“艺”心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