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从科技:致力AI技术普惠,壮大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生态

2011年 , 中国科学院计划重建重庆研究院 , 急需拔尖人才与顶尖技术 。 筹备人袁家虎(现任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院长)三次赴美 , 与“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及周曦见面 , 上演了一出现代版“三顾茅庐” 。
彼时的周曦 , 正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实验室工作 , 有着高薪的职位和成熟的研究环境 。 但袁家虎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周曦 , “国内更需要这些高新技术” , 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 毅然选择回国投身科研 。当实验室的规模无法承载科研团队取得的成果时 , 周曦最终选择带领团队辞职创业 。 2015年3月 , 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云从科技集团 , 下称“云从科技”)创立于广州南沙区 。 如今云从科技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等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 。日前 , 云从科技完成上市辅导 , 拟登陆科创板 。 其招股书显示 , 2017-2019年间 , 公司最近三年营收平均增长率高达358.47% 。 针对其如何在不到6年时间内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发展为行业“独角兽”等问题 , 央广采访人员近日专访了云从科技副总裁孙庆凯 。

科技|云从科技:致力AI技术普惠,壮大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生态
文章图片

云从疫情防空系统结缘广州:看中大湾区区位优势从科研专家转身创业者 , 周曦思忖良久 。 本着“科研成果不能只躺在实验室里 , 不能只存在文件袋中”的考虑 , 周曦才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 。孙庆凯告诉央广采访人员 , 云从科技之所以选择将公司注册地放在广州南沙区 , 是因为看中了南沙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 , 在资金、技术、物流、金融、制造业等方面都拥有强大优势 。除此之外 , 以南沙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范围内 , 还拥有“天河二号”、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大批巨大而优秀的计算资源与人才资源 。 这是AI产业集群赖以发展的深厚根基 。“最重要的是 , 广州在场景落地和政策扶植上 , 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孙庆凯说 , 云从科技落户广州南沙 , 在资金支持、人才引进、技术研发、产业融合等方面得到了来自市政府及区政府的全方位支持 。据了解 , 云从科技在资金上曾获得广州政府20亿元投资;创业早期 , 其民航旅客智慧出行技术服务产品更是直接在白云机场场景落地 。“广州是一座对创业者和高科技非常友好的城市 。 ”孙庆凯举例称 , 广州市政府在为云从科技在技术落地方面提供了真正的落地平台 。 2020年5月8日 , 云从科技与广州市政府签约 , 合作共建国内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 , 打造广州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枢 。在他看来 , 广州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相当有利 , 尤其是广州提出IAB战略以来 , 广州南沙区就承办了高规格的“广州人工智能圆桌会议” , 发布了《人工智能广州宣言》 , 拉开了南沙大力发展AI产业的序幕 。 南沙提出 , 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 , 实现“千亿级产业集聚”和“AI+智慧城市范例”的双目标 , 打造一个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AI产业新高地 。作为一座传统的商贸和轻工业城市 , 广州尽管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基础上较为薄弱 , 但近年来却抓住了国家发展高新科技的重大历史机遇 , 陆续推出多项利好人工智能等相关高科技行业的政策 , 吸引了一大批行业内优秀企业的入驻 。“作为身在广州的企业 , 云从也能够依托广州的政策和区位优势 , 与更多的优质企业和伙伴进行合作交流 , 进一步发展自身业务 , 提高技术水平 , 实现人工智能惠民、利民的重大作用 。 ”孙庆凯说 。转型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天然跨行业在国内的人工智能领域中 , 依图科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以及云从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 。 在“AI四小龙”中 , 云从科技成立最晚 , 缘何成为后起之秀?孙庆凯总结认为 , 这得益于云从科技的发展路径 。 “我们最开始是单点技术切入银行市场 , 拓展到安防、交通、政府治理等多个领域 , 再到多点技术完善行业平台 , 最后到现在推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 ”云从科技成立后选择第一个切入的行业就是银行 。 而银行是一个相对传统、谨慎的行业 , 有着严格的“2 小时、4 小时、8 小时原则” , 即系统宕机2小时 , 行长就要去当地人民银行喝茶;4小时没解决 , 就要写报告;8小时没解决就是严重事故 , 银行的评级会下降、甚至是关门 。“在2015年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之前 , 银行认证用户都是靠银行柜员人工认证的 ,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 柜台职员无法满足激增的用户 , 且盗刷、冒开户情况逐渐变得严重 。 这时人脸识别认证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 。 这也正是我们创业之初切入市场的一个点 。 ”孙庆凯告诉央广采访人员 。得益于在金融业博得的“信用” , 云从科技逐渐向安防、交通与商业领域发力 。“金融、安防、交通、商业看似是不同的行业 , 事实上互相之间都是紧密结合的 。 ”孙庆凯直言 , 人工智能技术其实天然是跨行业的 。 “通过在为金融机构和银行等定制解决方案时 , 我们开始对其他相关行业进一步了解 , 为进入这些行业打下了基础 。 ”在把技术和场景落地做到一个深度后 , 云从科技开始向平台型公司转变——利用其现有的技术闭环 , 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 , 即后来的人机协同平台 。 “一直到现在 , 我们开始做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 还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生态 。 ”在孙庆凯看来 , 作为一家纯内资企业 , 云从科技拥有一系列自主研发并能够进行成果转化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 , 并具有一支研发能力强大的技术人才团队能够进行常态化的技术开发 , 这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水平与行业经验沉浸 , 云从科技同时受邀制定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公安部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 。 2017年 , 云从科技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可 , 承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任务 , 并于2018年确定承建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应用平台建设任务 , 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 。

科技|云从科技:致力AI技术普惠,壮大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生态
文章图片

2018年10月 , 云从科技正式发布国家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强强联手:壮大湾区人工智能生态日前 , 云从科技宣布与琶洲实验室合作共建“人机协同技术研究中心” , 双方将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 , 进行联合攻关、数据协同和科研成果示范应用 。孙庆凯告诉央广采访人员 , 琶洲实验室是广东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 而云从科技2020年五月宣布承建广州市人机协同开放平台 , 双方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壮大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生态 , 因此合作势在必行 。

科技|云从科技:致力AI技术普惠,壮大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生态
文章图片

【科技|云从科技:致力AI技术普惠,壮大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生态】云从科技一直认为 , 发展人工智能 , 就是要与经济深度融合 , 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 人机协同是其中的关键性技术 。 人机协同的目的 , 是通过AI技术帮助行业管理者、专家、普通从业者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的数量级提升 , 实现全社会的效率最大化 。据业内人士观察 , 在这个过程中 , 研发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只是第一步 , 如何依托人机协同平台 , 通过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 建立起属于云从科技的人机协同生态 , 将是其在未来最大的挑战 。 “我们希望通过强强联手 , 加快人机协同技术研究 , 以及促进广州市人机协同开放平台的建设 , 能够早日在广州市应用示范落地 。 ”在孙庆凯看来 , 双方的合作将刺激广州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 , 帮助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原创能力、应用转化能力 , 为我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与技术支撑 。“接下来 , 云从科技将继续完善人机协同平台以及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 并努力建设人机协同生态 。 ”孙庆凯说 。策 划 :王雪薇采 写 :张胜强、夏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