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亲宝宝获2.5亿融资的背面:并非风口而是围城
来源:北京商报
时隔两年多 , 亲宝宝在2021年1月6日宣布了新一轮融资详情 , 金额2.5亿元 。 亲宝宝CEO冯培华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从2020年开始 , 亲宝宝主营业务已经实现盈亏平衡 。 不过 , 并不是所有互联网母婴类企业都这么幸运 。 据不完全统计 , 目前美柚、妈妈网、妈妈帮等行业代表 , 从2019年起 , 有的甚至从2017年开始 , 就没再拿到过融资 , 而且各家的营收来源无外乎广告+电商两条路 。 尽管网易、好未来等头部企业都在母婴赛道布局 , 但是这一市场过于分散 , 很难产生聚合效应 。
并非都是资本宠儿
1月6日 , 互联网育儿品牌亲宝宝宣布 , 已完成D轮2.5亿元融资 。 由达晨财智和深创投共同投资 , 融资将用于品牌建设、供应链升级等方面 。
在冯培华看来 , “融资意味着亲宝宝的业务有更多的资本支持 , 可以发展得更好 。 我们把上市看成是另一种融资的方式 , 基本上会基于下一个阶段业务对资金的需求去考虑这个计划 , 会随时做好准备” 。
亲宝宝App于2013年上线 , 早期以亲子相册功能为主 , 现在定位于深入育儿场景的DTC(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品牌 , 核心业务包含成长记录云空间、智能育儿助手、品牌商品等 。 截至目前 , 亲宝宝App累计注册用户超1亿 , 服务家庭数超5000万 。
从入局时间看 , 亲宝宝不算前辈 , 老牌的互联网母婴类企业有成立于2003年的妈妈帮、2006年创立的妈妈网、2007年成立的宝宝树等 , 计划上市的美柚则与亲宝宝一样 , 都是2013年上线 。
抛开已经上市的宝宝树 , 其他互联网母婴的融资消息已经是很早之前的事情 。 根据天眼查信息 , 妈妈帮成立至今完成了两轮融资 , 最近一次是发生在2017年7月的亿元级 。 妈妈网迄今拿到过5次融资 , 最近一次是2016年12月的2亿元定向增发 。 美柚拿到的融资次数较多 , 共8次 , 最近一次是2018年12月来自好未来的战略投资 。
互联网母婴企业的早期投资方 , 不乏经纬中国、险峰、复星、创新工场等耳熟能详的机构投资人 , 也有腾讯、好未来等产业投资人 。 但是从2019年以后 , 整个互联网母婴行业被资本方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少 。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整个互联网母婴市场还是存在的 , 不过太拥挤了 , 不像移动出行、生活服务那样 , 有资本愿意去做集中 , 可能是因为这个细分市场不大 , 做集中要冒很大的风险 , 去协调各方也需要很多时间” 。
有人进入有人出逃
如王超所言 , 互联网母婴市场虽小 , 但不是伪需求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 2019年 , 中国的母婴市场规模2.99万亿元 , 预计2020年增长到3.25万亿元 。 按中国每年新生儿数量 , 按理说互联网母婴行业每年有机会瓜分1500万新用户 。 这个数据还只是新生儿 , 不包括新生儿的父母等直系亲属 。
根据亲子育儿App渗透率的划分维度 , 艾瑞咨询将市场上的育儿App划分为三个梯队 。 第一梯队渗透率超过30% , 头部玩家的地位稳定 , 包括亲宝宝、宝宝树孕育;第二梯队渗透率保持在5%-20%之间 , 与第一梯队差距明显 , 包括妈妈网孕育、妈妈帮、妈妈社区、柚宝宝;第三梯队包括长尾育儿App玩家 , 渗透率不足5% , 包括宝宝知道、孕期提醒、好孕妈等 , 且仍有新的玩家不断入局 。
从产品功能上来分 , 可细化为母婴类社区、孕育记录类、亲子相册等 。 以亲宝宝起家的亲子相册为例 , 就一直上演着“围城”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 , 目前主打亲子相册功能的App包括:亲宝宝、网易亲时光、多鹿、妈妈网的小记、宝宝拍拍、宝宝树小时光、时光小屋、宝宝时光等 。
以上产品中网易亲时光和小记是“新人”代表 。 来自七麦的信息显示 , 网易亲时光在2020年3月上线 , 近一年版本更新47次 , 更新频率比亲宝宝还勤 。 小记是妈妈网重启的亲子相册产品 , 最早在2013年8月上线 , 但2018年仅升级一次 , 自2020年4月起升级次数明显增加 , 近一年版本更新7次 。 也有中途放弃或更新缓慢的App , 比如口袋宝宝、宝宝树小时光、宝宝时光 。
这些亲子相册App的背后 , 有的是早教企业、有的是母婴社区、有的是相册工具 , 但是呈现出的产品 , 功能差异化不大 。
通用模式:广告+电商
说到差异性小、产品设置的表现还不够突出 , 互联网母婴行业更统一的是商业模式 。
冯培华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亲宝宝的营收主要是两大部分 , 一是品牌商品 , 这是最主要的部分 , 另外一个是部分广告业务” 。
根据宝宝树2020年上半年财报 , 电商、广告也是营收主要来源 。 数据显示 , 2020年上半年宝宝树营收9373.1万元 , 来自于广告、电商、其他 , 其中广告贡献了7759.4万元、电商贡献了1332.3万元 , 其他营收281.4万元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登录亲宝宝发现 , 原本既有亲宝宝自有品牌 , 也有其他品牌的亲宝优品板块已经调整 。
“亲宝宝App上所有的商品都属于亲宝宝自有品牌 , 约130个SPU 。 目前 , 亲宝宝品牌商品正在进行全新升级 , 接下去将采用‘QINBAOBAO’商标 , 统一整个亲宝宝品牌的认知” , 亲宝宝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谈到未来的商业计划 , 冯培华提到:“亲宝宝内部是把早教作为未来可以持续发展的一个业务模块来看待的 。 亲宝宝也已经在尝试一部分早教业务 , 比如在家早教的视频 。 ”
【新浪科技综合|亲宝宝获2.5亿融资的背面:并非风口而是围城】站在行业角度 , 王超认为 , “互联网母婴做细分电商 , 优势不大 , 互联网教育企业很早就占领了早教市场 , 互联网母婴在商业化上的拓展并不容易”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魏蔚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