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特斯拉充电桩起底:费用高于第三方运营商 鲇鱼效应如何搅动产业链
_原题是:特斯拉充电桩起底:费用高于第三方运营商 “鲇鱼效应”如何搅动产业链?
《科创板日报》(深圳 , 采访人员 莫磬箻)讯 , 种种迹象表明 , 特斯拉国产化正在加速运行 。
1月1日 , 特斯拉国产Model Y高调上市 , 长续航版及高性能版售价分别为33.99万、36.99万元 , 较此前48.8-53.5万元预售价大幅下调 , 至今订单火爆空前(详见科创板日报1月7日报道《开售7天交期已排至今年二三季!采访人员实探特斯拉Model Y热销背后》) 。
基于Model Y热销市场普遍预计 , 2021年特斯拉的销量将超预期 。 2020年特斯拉全年销售499550辆 , 已基本达到马斯克年初设定的50万辆目标 。
针对未来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目标 , 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 , 特斯拉眼下关键的另一步棋 , 是更进一步自建国内超充产能及网络 。
外界显见其动作频频 。 11月26日 , 特斯拉官方表示 , 计划在上海投资4200万元 , 建设一座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超级充电桩工厂 , 2021年第一季度投产 , 初期规划年产10000根超级充电桩(主要为V3超级充电桩) 。
与此同时 , 特斯拉超充网络布建正在向“广”、 “深”挺进 。 12月23日 , 特斯拉在新疆哈密、乌鲁木齐新上线两座特斯拉超级充电站 , 正式贯通“丝绸之路”充电线路 。 12月31日 ,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级充电站于上海静安国际中心正式上线 , 拥有多达72桩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指出 , “特斯拉充电桩建设提速具有较大意义 , 与特斯拉车辆销售的快速扩张相互匹配 , “桩”、“车”协同发展更有助于打造良好局面 。 ”
目前特斯拉在华的充电布局究竟几何?《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在上海、深圳、西安等多地展开了一线实探 , 本文以深圳为窗口 , 掀开特斯拉中国充电桩版图的一角面纱 。
超充站国产化提速:深圳布近40个 , V3占8
随着国产化提速 , 特斯拉在中国自建超充网络也在加速 。
据官宣 , 截至2020年底 , 特斯拉在中国建成了超过620座超级充电站 , 搭配超过710座目的地充电站 , 充电网络覆盖超过290个城市 , 至此在中国大陆 , 特斯拉已建设5000个超级充电桩 , 这一数量是特斯拉过去5年在中国布建总量的2.5倍 。 而在更早之前 , 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均从美国进口 。
作为特斯拉“全线大贯通”超充布局的主要城市之一 , 在深圳 ,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据特斯拉小程序地图统计 , 迄今特斯拉已自建了约40个超级充电站 , 大多分布在酒店、办公楼、商圈停车场 , 每个超充站拥有4-18个充电桩不等 , 共计在深自建充电桩约320个 , 约占全国数量的6%) , 据称10分钟即可充100公里 。
其中 , 代表全球顶尖充电技术的V3超级充电站在深共有8个 , 据悉其功率理论值可达200-240KWH(千瓦时)(注:V1是90KWH , V2是120 KWH) , 充电5分钟即可续航120公里 。
文章图片
图1/7
图〡特斯拉在深布建超级充电站(红点所示) , 截至2021年1月6日;来源:特斯拉小程序“地图”一栏
文章图片
图2/7
文章图片
图3/7
图〡特斯拉在深布建超级充电站;来源:《科创板日报》统计
不过至截稿上述数据未获特斯拉官方进一步确认 。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实地探访的南三中洲控股中心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即位于办公楼下停车场 , 共布有10个充电桩 , 上班时间点全部充电车位均在使用中 , 无需值守 。
文章图片
图4/7
文章图片
图5/7
图〡深圳中洲控股中心特斯拉超级充电站;来源:《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拍摄
除自建超级充电站 , 特斯拉还引入合作伙伴提供目的地充电服务(属于交流慢充) , 国家电网、特来电等大量第三方充电站(分快充和慢充)也可供选用 。
文章图片
图6/7
图〡特斯拉在深目的地充电站(黑点所示) , 截至2021年1月6日;来源:特斯拉小程序“地图”一栏
“特斯拉自己的 , 合作的 , 还有很多第三方的 , 特斯拉在深圳可利用的充电站有数几百个 。 ”实地采访过程中 , 深圳福田一家特斯拉门店经理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如是介绍 。
充电费用如何?
据特斯拉销售人员介绍 , 采用直流快充 , 特斯拉峰值充电速度10分钟即可达100-120公里 , 从0充电到80%只需半小时 。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在上述中洲控股中心特斯拉超充站看到的收费标准是 , 度电费用为2元/KWH 。
来自特斯拉车主的经验更直观 , “一公里电费约6分钱” 。
文章图片
图7/7
图〡特斯拉超级充电站收费标准 , 深圳中洲控股中心特斯拉超级充电站;来源:《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拍摄
至于第三方充电 , 据业内介绍 , 快充约一个小时 , 慢充4-6个小时 , 收费视时间段而定 , 谷值约0.9元一度电 , 峰值则为1.15元 。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透露 , 目前特斯拉超充费用公认高于第三方运营商 , 因其主要包含三大部分:一是国家电网收的电价 , 二是充电桩成本的分摊(注:特斯拉家用充电桩8000元/个 , 第三方运营商的约2000元/个) , 三是运营费用的分摊 。
“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是跟充电桩公司合作 , 特斯拉则是做自建 , 第一它不想把这部分利润分出去 , 第二需要考虑核心技术的保密性 。 ”要求匿名的行业分析师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透露 。
但究竟“性价比”才是王道 , 有特斯拉车主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如非急充不会主动选择特斯拉的超桩 , 有很多车友在特来电充电 。 特来电是上市公司特锐德的子公司 , 现正筹备上市 。
万亿市场
入局国内充电桩市场 , 特斯拉未来还将面临什么?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 , 是新基建的重点建设方向 , 也是产业链重要环节 。 国泰君安指出 , 随着新基建、建站补贴等政策加码 ,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快速推进 , 预计2020-2025年累计市场空间超千亿 。
国元证券测算甚至认为 , 在2030年车桩比1∶1的目标约束下 , 充电桩增量将超5000万台 , 未来十年充电桩市场的总投资额将达到近万亿元 。
由此抢滩者自然众多 , 都希冀从充电桩市场中分一杯羹 , 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2019年全国新增2.3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 , 同比增长近17% 。 目前国内有近10万家企业经营范围包含“充电桩、新能源智能充电、电动汽车充电”等 。
其中不乏特锐德等充电桩龙头企业 , 同时也包括一些互联网企业 , 例如滴滴旗下即运营有小桔充电 。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接触到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 特斯拉目前所自建的充电桩 , 从数量或占比来看都不大 , 更多是带来行业示范作用 。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11月 , 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9家 , 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7.9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6.7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4.4万台、云快充运营5.4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6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4万台、万马爱充运营1.2万台 。 这9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占据了总量的90%以上 。
产业链的”鲶鱼效应“
实际上 , 充电技术上 , 国内运营商也已在逼近特斯拉 。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介绍 , 目前第三方运营商特来电充电桩的最大功率也能达到145KWH , 跟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一小时快充的功率相差无几 。
不过摆在这些充电桩运营商面前的问题也很明显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指出 , 由于目前行业仍处在圈地阶段 , 充电桩运营者 , 普遍存在运营效率偏低、毛利率也不高等问题 。
【财联社|特斯拉充电桩起底:费用高于第三方运营商 鲇鱼效应如何搅动产业链】特斯拉最大的意义在于激发了行业鲶鱼效应 。 伴随其将生产线延伸至充电桩 , 将促进国内充电桩的产业升级 。
华创证券认为 , 特斯拉在充电网络上的大笔投入 , 或对行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 新能源车产销量提升后将进一步倒逼充电设施投资加速 , 随着补贴由购车向充电环节倾斜 , 社会主体投资积极性也显著提升 。
海通证券指出 , 目前前我国充电桩建设远未达到政府规划提出的2020年建成500万个充电桩、车桩比1∶1的水平 , 亟待跳跃式发展 。
申港证券还测算 , 预计车桩比在短期内基本维持在3-3.5∶1 , 并在2023年后开启下行通道 。 2020年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182万台 。 假设将车桩比1∶1的目标推迟至2030年 , 充电桩增速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高峰 , 并在未来十年增长超过5000万台 。
另外 , 从充电桩设备供应的角度 , 业内普遍认为 , 特斯拉入局将有益于提升国内充电桩供应链水平 。目前国网系设备商有上市公司许继电气、国电南瑞 , 民营设备运营商万马股份、科士达、盛弘股份等潜力也不容小觑 。
“特斯拉充电桩国产化 , 必然会采购一些零部件、元器件 , 培养一批国产供应商 , 鉴于特斯拉超级充电桩的高标准 , 必将倒逼国内供应商提升其研发生产能力 , 对供应链体系的产品质量也将形成有力背书 。 ”张翔认为 。
推荐阅读
- Tesla|最高涨幅21088元:特斯拉Model 3/Y入门车型价格调整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
- Tesla|特斯拉因两处安全缺陷召回近50万辆电动汽车 承诺免费修复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Tesla|特斯拉回应“保费暴涨”:平均涨幅约10% 高性能车型不超20%
- Tesla|特斯拉Model Y保费何以一夜暴增80%?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Tesla|马斯克也要效仿谷歌Facebook 为特斯拉设立控股母公司?
- IT|保费涨80% 专车司机还是爱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