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走向人工智能时代

随着深度学习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突飞猛进 , 人工智能触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 对社会各行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 在教育领域 , 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新一轮的教育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 也会将教师从烦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 在有效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 , 也会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知识变得随处可学 , 学生能够从虚拟学习空间获得知识 , 教师是否具备人工智能不具备的角色和素养 , 以及如何在未来人机教学共存的社会中优化自己的专业能力?
教师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是教师具有人的思想和情感 , 也更能感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 以英语学科为例 , 基于工具性的语言学习会被人工智能逐渐取代 , 但教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 。 尤其是在学生出现学习问题、感到挫败的时候 , 教师要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并回应他们的诉求 , 从而及时给予关怀和引导 。 这也是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 即从知识型教学角色逐渐过渡到育人角色 。
教学是一门艺术 , 学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 但教师教学时创设的情境 , 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互动、碰撞、升华等 , 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 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迁移运用能力 , 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判断推理、评价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 教师应该立足思维品质的培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
未来 , 信息的来源渠道愈发多样化 , 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垄断者和控制者 。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 , 如何分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 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 。 因此 , 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技术变革的时代潮流 , 提高信息化素养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水平 , 提高自己对于教学资源的搜索、整合能力 。 一方面 ,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找到相应的学习资源 , 将教学任务发布到智能网络平台 , 实现智能化精准教学;另一方面 ,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筛选出合适的产品 , 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 , 深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 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 , 尤其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律性的时候 , 教师及时进行督促、管理、鼓励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未来的教育教学中 , 人工智能技术方便了教学 , 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 。 因此 , 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 , 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和开放精神 , 努力挖掘整合教学资源 , 提高深度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 , 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 。
【技术|走向人工智能时代】(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06日第16版
作者:胡 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