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散发着温度的职业

不经意间 , 我们曾念叨的“未来” , 已经触手可及;无奈的是 , 我们还没做好准备 , “未来”仍如云般缥缈 。 不远的未来 , 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将颠覆现有的教育生态 , 教育的知识传递功能将被弱化 , 教育的内涵将更为丰富、复杂 , 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
未来 , 教师可以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有机结合在一起 , 充分挖掘机器助力学生生命成长的潜质 。 数字化实验的引入 , 其定量化、可视化、实验操作过程与动态曲线可同步录像并反复播放等特点 , 能够揭示实验现象蕴含的本质 , 节约实验时间 , 改变当前实验探究教学中存在的“注重动手但欠缺思维过程”的现状 , 可以有效提升实验的教学效果 。 人工智能的引入将会取代简单重复的脑力、体力劳动 , 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的复杂决策、情感关怀等优势 , 两者协作正是未来教育的走向 。
一些传统教师有个固有思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也能成为名师 , 技术都是“花架子” , 因此对信息技术不屑一顾 。 其实 , 面对人工智能的日新月异 , 教师应该主动拥抱人工智能 , 积极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 同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 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人工智能确实不能取代教师 , 但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 。
未来的教育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 在学习时间、学习空间、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支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可选择、满足个性化要求的“弹性”教学 。 教育面向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教师的过去 ,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未来的视野 , 能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 培养学生欣赏不同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的能力 , 使未来的学习更为开放也更有趣味 。
教师职业的魅力在于人性的光芒 。 对于不同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期待 , 这些都是教师在陪伴守护过程中与学生心灵的碰撞 。 未来 , 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精进、学生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的提升 , 如果忽略了师生之间这份心灵的力量 , 那么学生真的可能成为可量化的数据 , 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将荡然无存 , 对算法的依赖会一步步加剧教育人文精神的消弭和颓败 。
有人提出:“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要求 , 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协商能力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同情心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与关切;创意与审美 。 ”学生来到学校并不只是学习 , 更要留下一段回忆 , 而教师散发着温度的爱会让师生一起度过学校生涯这段美好时光 。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06日第16版
【人工智能|散发着温度的职业】作者:刘利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