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一线的另一场“风暴”


|买菜一线的另一场“风暴”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北方
来源: 首席人物观(ID:sxrenwuguan)
竞争
远在北上一线的人很难感知到“买菜大作战”的硝烟 。
生活在北京的袁女士曾经被拼多多首页“多多买菜 , 满40减40”的广告吸引 , 兴冲冲填满购物车 , 提交订单时才怅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城市 , 还没有多多买菜 。
二三线城市早已成燎原之势 。 以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等为代表的新兴社区团购品牌 , 在熟人社会掀起的波澜 , 已经结结实实渗入太多普通人的生活 。
西安的全职妈妈文晶如今是一名成熟“团长” 。 从今年6月开始 , 她每天都会娴熟跟踪兴盛优选、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特价活动 , 第一时间推广到朋友和邻居们构成的买菜群内 , 由此赚取提成 , 每单几分到几块钱不等 。
天津一家名为“老姑烟酒”的35年老店 , 现在也成了社区团购的站点 。 左邻右舍偶尔在这里点头问好之余 , 也多了提货拿菜的便利 。 而用店主老姑的话说 , “并不图赚什么钱 , 只是人来人往看着热闹些 。 ”

|买菜一线的另一场“风暴”
文章图片
图2/4

这或许是社区团购最初的理想模型 。 就像这两处据点那样——围绕一个坐标 , 邻居亲朋享受到价廉的蔬果百货 , 据点的申请者 , 靠外快和人情的吸引力 , 成为平台抓地的触角 , 并不断自发壮大 。
最近半年来 , 野心勃勃的闯入者们并不甘心平静 。
在成为兴盛优选团长的两个月后 , 也就是8月 , 文晶发现 , 多多买菜来了 , 最近一周 , 她又发现了滴滴的橙心优选 。 但新鲜感很快被精力不足的疲惫所取代 , “今天这家秒杀 , 明天这家返券 , 东西大同小异 , 套路也都一样 , 没看出来什么区别 。 ”
老姑感知到的竞争要更激烈些 。 8月 , 成为多多买菜的团长之后 , 连着一个星期 , 每天都有各家地推上门推广 。 “星期一这家 , 星期二那家 , 星期三又是一家 。 ”老姑觉得太夸张 , 每家都有三五个地推相继登门 , 她只能一遍遍把手机拿出来给他们看:“我已经在你同事那注册过了 。 ”
意志自上而下传递开 。
上海的金虹桥国际中心和北京的后厂村 , 名为黄峥和程维的男人 , 分别在下半年于公司内部领头喊响了“打仗”的口号 。 望京的王兴 , 亦庄的刘强东也不遑多让 。
其中 , 黄峥说 , 拼多多全员都要“开启硬核奋斗模式 , 这不是一句空话” 。 紧接着 , 一个花名为“润肺”的23岁女孩 , 被派往乌鲁木齐 , “为多多守边疆” 。 直到2020年末 , 12月29日凌晨一点半 , 她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 , 并倒在近零下20度的边疆街头 。
互联网的风暴在空中盘亘了数天 , 骂声和口水几近淹没高耸的金虹桥国际中心 。 然而 , 线下依然是一汪湖水 , 平静得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
1月5号 , 当互联网世界的人们还在为“润肺”之死群情激愤 , 上午11点 , 一个电话打进来 , 文晶接起:“是多多买菜送货的来了 。 ”她匆匆起身 。 对于大多局中人而言 , 这不过又是寻常一日 。
迷茫
30岁的张申投身了这场大战 。
他原本是天津一位从业近十年的金融业务员 , 疫情之下 , 工资大幅缩水 , 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系 。 今年冬天 , 恰逢社区团购在津城开战 。 11月初 , 他顺利入职某头部社区团购平台——与近三百号人一同 。
理想能够实现的兴奋感最具冲击性 。
最初 , 他享受着社区团购给普通人带来的实惠:“现在菜卖得多贵 , 一直在涨价 , 老太太退休金那么点 , 精打细算买不了多少东西 。 ”他记得自己去社区做活动 , 礼品是一盒鸡蛋 , 很多老人家都说“特别亲切” 。

|买菜一线的另一场“风暴”
文章图片
图3/4

毫无疑问 , 这是一份高强度的工作 。 早上8点多上班 , 一天工作12个小时是常态 , 张申说 , 有吃苦耐劳的同事 , 每天晚上12点下班 , 六日从来不休息 。
激情成为这个行业一线从业者的显著标签 。
老姑记得一位东北业务员 , 以前在深圳创业 , 失败后加入一家小型社区团购公司 , 被派到天津“开城” 。 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 , “为了梦想 , 在所不惜” 。 义正言辞 , 不容置喙 。
然而 , 连老姑都知道 , 他的理想不容易实现 。 社区团购的风口太旺 , 在老牌平台兴盛优选等 , 和新玩家多多买菜、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及京东区区购的互相围攻中 , 小平台的机会还有多少 , 已经不言自明 。
价格战成为玩家们不得不选择的武器 。
“一袋橙子9毛9 , 一箱特仑苏牛奶一家45块9 , 另一家就卖44块9 。 ”一位团长忍不住吐槽 , “太夸张了” 。
近乎肉搏的恶果已经显现出来 。
微博、豆瓣和知乎等社交平台上 , 不断有用户发帖控诉品质问题 。 在豆瓣 , 一名用户调侃 , 在多多买菜上买到了这辈子最小最丑的苹果和橙子 , 像被挑了几百轮剩下没卖出去的 。 在微博 , 有人吐槽 , “这么冷的天 , 买的骨头竟然是臭的 。 ”
由衷热爱这个行业的张申 , 将问题归结为“发展太快了” 。 快到货源、物流运输等各方面都还没来得及做好 , 就已经开始大肆扩张 。
他所在的平台入驻天津短短两个多月 , 菜品问题已经频出 。 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 就是接受团长的批评和质问 。
被投诉最多的是菜叶腐烂 , 发臭 , 土豆如鸡蛋大小 , 质量参差不齐 。 其次就是司机送货不及时 , 耽误用户提取时间 。 但他也无能为力 。 “各家竞争压价已经压到供应商没有利润了 , 自然不会给好货 。 ”
几天前 , 一个相熟的团长想在平台上买两瓶白酒 , 问他能否带上包装盒 , 他只能无奈回答:“看运气吧 。 ”
“说实话 , ”张申顿了顿 , “我自己是更愿意去菜市场买菜的 。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 “少说看得见 , 摸得着 。 ”
潮水
至少在现在看来 , 买菜更像是互联网大厂找不到新故事时 , 各家缓解焦虑而选择鸣枪烧钱的游戏 。
京东向兴盛优选壕砸7亿美金 , 程维说“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 , 拼多多的黄峥则是“全员奋斗时” 。
它创造了又一场不计代价的所谓“风口”:地推铁军 , 跑马圈地 , 弱肉强食——也或者全军覆没 。
过往的互联网风口 , 无一不是如此 。
幸运的话 , 像“千团大战”时美团胜出 , “单车大战”时巨头清扫战场 , 不幸的话 , 成为三年前的无人货架 , 风口过后一地鸡毛 。
风浪不过吹了短短一年的无人货架 , 在2018年初悉数倒闭 。 头部公司“猩便利”一位离职的员工在接受《腾讯创业》采访时 , 曾表示无悔:“那些随公司颠沛流离和奋斗的日子还记忆犹新 。 很辉煌绚烂 。 ”
只不过 , 更朴素的情绪是愤慨 。
有人在微博发文诉苦:“没有保险 , 自己买载重王 , 不包吃住 , 用自己的手机 , 每个月耗三四个G的流量都不够用 , 这两天下大雪兄弟们鞋子裤子都湿了 , 兄弟们你们放心 , 这些付出我都记在心里 , 说的好听 。 ”他刚刚被开除 。
关于风口 , 唯一的确定性只有热钱 。 但这已经足够吸引前仆后继的入局者 。

|买菜一线的另一场“风暴”
文章图片
图4/4

人像潮水一般涌入赛道 , 成为其中一颗朴素的螺丝钉 , 少数人博得出头的机会 , 大多人在潮水退却后 , 成为被卷走的小透明 , 他们只能靠自己奋力游上岸 , 畅想着与下一场潮水不期而遇 。
张申负责的区域里 , 提货点并不稳定 , 不断有团长退出 。 而因为品质问题 , 他所在的平台单量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发生在开城两个月后 。
更重要的是 , 熟人社会的范本之下 , 裂痕丛生 。
一位菜市场内的烟酒店老板拒绝了成为团长 。 自从社区团购大军来袭 , 菜场内生意已经显著下滑 , 小烟酒店反而成了最红火的地方 。 “如果我再成为团长 , 给这些卖菜的商家雪上加霜 , 我担心有一天 , 趁我不在 , 他们会把我店砸了 。 ”
潮水汹涌 , 从来不够温和 。
(注:文晶、张申为化名)
【|买菜一线的另一场“风暴”】(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