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变戏法”的英语校外培训( 二 )


“可安排试听课,来了一听老师的发音就知道,”这名课程顾问告诉采访人员,他们公司对孩子英语能力有一定要求,试听前需先了解孩子的英语基础水平,才能对应到合适的班级 。比如,26个字母在词汇里怎么发音、日常的英文沟通表达对话是否可听懂并完整回答等 。
戏剧剧本和英语教材“神似”,“演戏”为了学英语
视点·观察|“变戏法”的英语校外培训
文章图片

根据试听预约,10月某日晚间,采访人员来到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通州万达店 。在试听前测试环节,课程顾问对学生英语能力进行了“摸底”,包括了英语字母发音水准,以及英语口语对话和问答等等 。
当采访人员表示想看小学阶段所授课的创编剧本时,遭到了该门店工作人员拒绝:“我们会在上课时把纸质版随堂发给学生,但不允许家长看 。最多提供学龄前幼儿版剧本供家长参考 。”
在工作人员出示的一份学龄前剧本样本上,采访人员看到,内容不仅包括了dog、hot等基础词汇,也包含了一些英语短语、基本句式和常用时态 。采访人员对比目前小学生正在使用的英语教材后发现,两者涉及词汇、句型、语法水平等内容都非常相近 。
针对励步所谓戏剧培训的师资配备和剧本内容设置等情况,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英文戏剧”课程内容与剧本不跟学校课程配套,并不意味着它就属于非学科 。这种戏剧培训、表演培训,实际上核心还是在进行英语学科知识的教育,这是非常典型的“打擦边球”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上述情况就是学科类培训,因为他最终是服务于英语学科,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 。对于这种做法,机构和相关家长心照不宣 。
2021年9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公布了七种“隐形变异”情形 。其中第5条明确指出: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然而在励步,却悄然打着所谓戏剧培训的幌子变相进行英语学科类培训 。调查中采访人员发现,这种“隐形变异”违规开展英语培训的现象,并非只在励步北京通州万达店一家店存在 。
据了解,励步在北京有十几家分店 。11月5日,采访人员再次以家长身份预约励步西红门店课程,一课程顾问直接开门见山,询问孩子此前是否学过英语、听读能力如何,并介绍说,目前励步戏剧课程设计是以寓教于乐和游戏互动的形式,把语言学习应用到生活中,通过对话、台词进行英语句子的掌握,为了帮助学习巩固,课后会给孩子发放资料,也会推送一些闯关的小游戏去完成,包括老师录制复习视频,让孩子在课后观看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