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元宇宙秩序( 五 )
由于利润分配与企业规模对比有关 , 因此大企业会努力争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比 , 同时压制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比 。 个别企业希望自己成为元宇宙唯一的主导者 , 而不是众多主导者之一 , 甚至宁肯损失自己的利益 , 也要拒绝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互联互通 。
例如 , 微信屏蔽淘宝、支付宝等应用的外部链接 , 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和付费意愿;但是如果微信接受与淘宝、支付宝的互联互通 , 互联互通的收益大部分都将由竞争对手获得 。 在这种情况下 , 微信做出屏蔽竞争对手外部链接的决定 , 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
少数大企业之间的这种恶意竞争 , 可能会成为未来元宇宙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阻碍 。
元宇宙与国际竞争
由于企业可以通过元宇宙发行货币 , 影响舆论 , 并进而主导虚拟世界的控制权 , 所以政府为了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可能会进行干预 。
假设有三个国家 , 各自拥有一个内部互联互通的元宇宙平台(或小的元宇宙) , 并且三个国家有两种意识形态或者政治制度 , 那么此时可能出现一种国家联盟的情况 。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 , 如果两个国家为了共同的意识形态或政治目的 , 联合起来与第三个国家争夺元宇宙的规则主导权 , 那么这种国家联盟是一种稳定的均衡吗?
为分析三个国家的情形 , 我们假设三个企业(国家)处于联合国模式 , 并且三个企业是同质的 。 若三个企业均进行了互联互通投资 , 则企业间的互联互通只有在所有参与方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 如果有一方不同意则无法联通 。 我们发现 , 尽管交易对象增加会在互联互通带来的利润较高时带来更高收益 , 但是增加交易对象意味着协调成本的增加 , 这会降低企业对每一种双边互联互通的投入激励 。 当互联互通带来的收益比较低时 , 企业间组成“小圈子”比建立一个全面互联互通的网络能获得的利润更高 。
这说明 , 在争夺互联网主导权的“三国演义”中 , 两个企业结盟排斥第三个企业 , 可以构成一个稳定的均衡 。 这一博弈格局不仅关乎元宇宙的国际主导权竞争 , 对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也有启示意义 。
关于元宇宙 ,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本研究对元宇宙治理以及对我国争取国际互联网主导权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含义 。
一是加强区块链、VR/AR、6G、云计算等元宇宙核心技术的开发 。
特别是区块链技术 , 关系到元宇宙中数字资产的价值归属判断 , 进而会影响到企业间利润分配乃至整个产业的组织结构 , 是元宇宙经济系统的核心基础性技术 。 2021年 , 我国出台了众多措施 , 打击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 但是必须把区块链技术和一般的加密货币区分开 , 推动区块链相关应用场景的创新和落地 。
推荐阅读
- 中国新闻网|最新数据:中国有效发明专利359.7万件 有效注册商标3724万件
- 中国新闻网|美团外卖:西安受疫情影响骑手免除所有违规扣罚
- 界面新闻|谷歌母公司面临环保投资者施压:修改设备维修政策以减少电子垃圾
- 中国新闻网|易导致浪费!当抵制!中消协批肯德基盲盒
- 保障|【Touch Beijing 双语新闻】冬奥会通信保障“智慧大脑”正式开启 、非遗精品扮靓冬奥签约酒店场馆....
- 澎湃新闻|“漠河舞厅”商标被经销公司抢注,当前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 澎湃新闻|国新办发布会:外企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营商环境信心增强
- 界面新闻|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用“盲盒”诱导食品过度消费,当抵制
- 界面新闻|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苹果付费服务用户数超7.45亿
- 界面新闻|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进一步下调,这两家车企率先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