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值1000亿美元吗?
文章图片
图1/7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黎明
来源: 深燃(ID:shenrancaijing)
一年前 , 如果有人跟你说 , 蔚来市值会涨到1000亿美元 , 你大概率会觉得他疯了 。 但现在 , 蔚来疯了 , 因为它真的涨到了1000亿美元 。
按市值计 , 蔚来已经是中国排名第六的互联网上市公司 , 排在京东之后、百度之前 。 在1月11日美股开盘后 , 蔚来市值首次跨过千亿美元大关 。
文章图片
图2/7
中国市值前六互联网上市公司 数据截至2021年1月14日 制图 / 深燃
于是一个让很多投资者能打起来的辩题来了:蔚来 , 值1000亿美元吗?
正方可能会这么说:蔚来是“中国特斯拉” , 前景可期;蔚来是豪车 , 能跟BBA(奔驰、宝马、奥迪)扳手腕;蔚来车主粘性高 , 用户圈子玩得溜;蔚来有“后台” , 合肥市政府可是中国“最牛投资机构”……总之 , 投资看的是未来 , 蔚来的未来很值钱 。
反方可能这样反驳:蔚来销量只有特斯拉的零头 , 只是个小众认可的品牌;换电模式不靠谱 , 资产太重成本太高;传统车企一旦大反攻 , 蔚来的先发优势难持久;按市销率算 , 蔚来的估值比特斯拉还贵 , 泡沫很大了……总之 , 蔚来不值现在这个价 。
都说新能源汽车具有颠覆意义 , 但蔚来还没颠覆国内的汽车业 , 先把投资者的价值观给颠覆了 。
言归正传 , 深燃带你拆解一下蔚来这家公司 , 看看这1000亿美元市值有多少水分 。
打不过特斯拉 , 就“欺负”BBA?
要回答蔚来值不值1000亿美元的问题 , 先得从最近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说起 。
一是特斯拉国产Model Y降价 。 这款车在1月1日正式发售 , 基础版起售价33.99万元 , 高性能版36.99万元 , 分别较国产化前降价14.81万元和16.51万元 。
这个消息出来后 , 市场有两大反应 。 首先是特斯拉订单爆了 , 访问量激增导致官网订单都无法刷新 。 与此相对应的 , 是不少唱衰蔚来的声音出现 , 认为Model Y将冲击蔚来的市场份额 , 传闻蔚来用户大面积退订 。
第二件事是蔚来发布了首款轿车ET7 。 国产Model Y发售8天后 , 蔚来在成都举办NIO Day , 并在会上正式发布ET7 , 整车售价补贴前44.8万元起 。
过去蔚来的主打车型一直是SUV , 由此避开了跟特斯拉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正面竞争 , 轿车的推出 , 意味着在产品形态上 , 蔚来和特斯拉的重合度越来越高 。
按道理讲 , 第一件事对特斯拉是利好 , 对蔚来是利空 。 消息出来后几天特斯拉股价大涨 , 马斯克一跃成为世界首富 。 但是 , 以蔚来为首的“三傻”股价重挫的情形并没有出现 , 反而跟着特斯拉一块涨 。 而在ET7发布后 , 蔚来的市值就涨过了1000亿美元 。
所以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蔚来的敌人到底是谁?难道特斯拉是个假想敌?
文章图片
图3/7
来源/ Pexels
李斌是这样回答的:“蔚来和特斯拉的产品不存在那么大的竞争 ,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BBA(奔驰、宝马、奥迪) , 我们要把同样价格区间、他们的油车用户转变成自己的用户 。 ”换言之 , 蔚来的敌人是BBA 。
这个回答听起来很有道理 ,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 , 新能源汽车取代油车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 蔚来称自己是电动车中的豪车 , 对标油车中的BBA 。 但是 , 从BBA转换过来的用户 , 在面对蔚来和特斯拉时 , 到底会选择哪一个 , 这还要打个问号 。
事实上 , 从发展路径来看 , 蔚来跟特斯拉很像 , 外界也一直认为蔚来就是对标特斯拉 。 特斯拉2008年发布的第一款车Roadster , 是一辆超级跑车 , 后来发布的Model S和Model X , 也都是豪车的定位 , 直到推出Model 3才下沉到大众市场 。 蔚来2016年推出的EP9也是一辆超跑 , 后来推出的ES8和ES6是中高端豪华车 , 只不过蔚来现在还没有推出价格更下沉的大众化产品 。
蔚来一方面顶着“中国特斯拉”的光环 , 同时又打着跟BBA抢市场、不跟特斯拉竞争的口号 , 难免让人觉得双标 。
所以当特斯拉国产Model Y降价时 , 业内最关心的问题不是特斯拉又要抢走多少油车市场 , 而是蔚来能否扛得住特斯拉的降维打击 。
特斯拉肯定是打不过的 , 蔚来也无意迎战 。 从电动车的发展历程来说 , 特斯拉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师傅” , 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 尤其是2020年特斯拉开始国产化之后 , 中国市场爆发 , 仅在过去一年特斯拉Model 3就在中国本土销售了137459辆 , 占全球总量的近三成 。 更关键的是 , 随着国产化的Model Y上市 , 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力度正在加速 。
有一个细节或许能从侧面体现蔚来和特斯拉之间微妙的关系 。 蔚来的大本营本来是在上海 , 曾计划在上海嘉定建厂 。 特斯拉2018年7月和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 , 决定在上海建设超级工厂 , 此后拿地、盖楼、生产 , 政策一路开绿灯 。 然后在2019年3月 , 蔚来取消上海嘉定建厂计划 , 次年拿到合肥市政府70亿元融资 , 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 。
即便是被美股狂热的投资者称为中国的特斯拉 , 蔚来也从来没承认要跟特斯拉一决高下 。 有人说 , 蔚来打不过特斯拉 , 就来“欺负”BBA 。 毕竟 , BBA转型缓慢可能被弯道超车 ,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
蔚来手里还有哪些牌?
BBA是豪车 , 蔚来也说自己是豪车 。
从价格上看确实是这样 。 比如蔚来首款量产车ES8 , 起售价44.8万元 , 这个价格已经是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E级的档次 。 最新发布的ET7 , 蔚来声称对标宝马7系、奔驰S级 。 李斌说这车甚至对标未来的苹果汽车 , 特斯拉不是对手 。
打的是豪车的概念 , 讲的是高端的故事 , 这是蔚来手里的一张牌 。
但很多人质疑的是 , 蔚来的豪车不是靠产品 , 而是靠定位和营销 。 有人曾形容蔚来“品牌力大于产品力” , 车子质量是一方面 , 车主的尊贵和感觉是另一方面 , 有时候后者似乎更被蔚来看重 。
买蔚来的大部分是有钱人 , 有钱人需要圈子 , 需要尊贵的体验 , 需要独特的身份标识 。
前几天一段有人包飞机参加活动 , 在机舱内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视频 , 就是蔚来车主参加蔚来Nio Day时发生的 。 而在Nio Day现场 , 蔚来车主自发组建的乐队还上台表演 , 现场汪峰出台献唱三首歌 , 场面跟开演唱会似的 , 这就是蔚来为车主打造的圈子和文化 。 按照很多蔚来车主的说法:Nio Day不只是发布会 , 更是一场party , 一场旅行 , 一场老友见面会 。
相比传统汽车厂商和其他造车新势力 , 蔚来的产品力不一定是最强的 , 但用户运营却非常重视 。 所以特斯拉可以频繁降价 , 被老车主骂割韭菜 , 但蔚来怎么都不可能降价 , 一定要维持高价的形象 。
特斯拉降价是部件国产化、规模上来了 , 导致成本降低了 , 但蔚来的定价策略跟特斯拉不一样 , 按照李斌的说法 , 蔚来不是按照成本定价 , 而是按照市场 。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或许是 , 蔚来是在打造一个高端品牌 , 会享受品牌溢价 。 这句话被很多人骂 , 说蔚来其实也是要割韭菜 。
但不管怎么定价怎么宣传 , 最终还是得落脚到销量上 。
文章图片
图4/7
造车新势力2020年新车交付量 制图 / 深燃
由于新势力跟特斯拉的销量差距实在太大 , 不在一个量级 , 这里暂不作对比 。 就三家新势力而言 , 目前蔚来的交付量还是排在第一 , 但理想和小鹏的增速也非常快 , 与蔚来的差距在缩小 , 蔚来能否一直保持第一还存在变数 。
1月9号Nio Day上蔚来ET7的发布 , 最引人注目的是 , 这款车将搭载采用固态电池技术的150kWh电池包 , 续航突破1000公里 。 固态电池将商用的消息引发市场大讨论 , 被视为蔚来抓了一张大牌 。 也是因为这一点 , 发布会后蔚来股价大涨 , 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 而固态电池不会采用的隔膜和电解液生产商则股价大跌 。
但这一波秀肌肉看起来还停留在PPT层面 。 发布会后李斌在接受采访时称 , 蔚来采用的并非全固态电池 。 业内专家则表示固态电池5年内不可能商用 。
1000亿美元市值 , 有没有水分?
不管特斯拉是不是蔚来的敌人 , 对于蔚来如何估值 , 人们最习惯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 还是直接对标特斯拉 。
2020年 , 特斯拉全球销量接近50万辆 , 蔚来是4.37万辆 , 特斯拉市值8000亿美元 , 蔚来接近1000亿美元 , 如果单看市销率 , 目前蔚来的估值已经比特斯拉还贵 。 投资人都质疑特斯拉股价有泡沫 , 但跟蔚来相比之后 , 会发现特斯拉的估值似乎还可以更贵 。
另外 , 人们喜欢拿蔚来跟传统车企对比 。 按现在的估值 , 蔚来已经超过了戴姆勒、奥迪、本田、通用、法拉利、福特等传统车企 。
文章图片
图5/7
全球车企市值排名 制图 / 深燃
但其实这不具备太大的可比性 。 新造车跟传统车企 ,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 就像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的差别 , 二者不适用同一套估值逻辑 。 传统车企按汽车公司估值 , 新造车按科技公司估值 。 现在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扯上新造车的概念 , 估值立马爬升 。 比如百度 , 造车的消息出来后 , 百度股价连续多日大涨 , 市值达到过去两年高位 。
更适用的是分部估值法 。
传统汽车是用硬件定义汽车 , 而新造车是用软件定义汽车 , 所以传统车企只是在单一卖车 , 而新造车既可以卖车 , 也可以卖软件 。 也是因为这种差异 , 新造车的业务可以拆分为整车制造、销售业务、智能驾驶系统的软件业务、流量变现等衍生业务 。 其中 , 对估值起决定作用的是整车制造和软件业务 。 进一步说 , 销量决定了整车制造的估值 , 自动驾驶渗透率决定了软件估值 。
具体到蔚来 , 光大证券预估 , 2025年造车新势力对标的纯电动车市场空间或达200万辆 , 三家新势力占60+万辆 , 其中蔚来占20-30万辆 。 按照蔚来目前的产品与技术路径规划 , 采用分部估值法 , 给蔚来的整车制造5.5倍PS , 整车部分估值625亿美元 , NIO Pilot(蔚来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精选包和全配包的安装率分别按20%和30%来算 , 给出30倍PS , 软件部分估值167亿美元 , 蔚来整体估值792亿美元 。
文章图片
图6/7
光大证券在2020年12月18日发布这份报告时 , 蔚来市值为719亿美元 , 仅半个月后 , 蔚来就达到了光大证券给出的792亿美元估值 , 并继续上涨至1000亿美元 。
中金公司同样采用分部估值法 。 在11月19日发布的报告中 , 中金对蔚来给出了2025年6338亿元(979亿美元)的目标市值 , 2021年目标价52美元 , 对应市值约800亿美元 。 中金的理由是 , 预计蔚来2025年销售汽车近40万辆 , NIO Pilot精选包、全配包的渗透率分别达到40%、50% , 合计90% 。 将蔚来的业务拆分成硬件(车)、软件(智能驾驶)与服务(服务无忧包)三块 , 分别给予2025年25倍P/E、60倍P/E、20倍P/S , 得出上述估值 。
但券商预测估值的速度 , 显然完全跟不上蔚来的股价增长速度 。 报告发布后不到两个月 , 蔚来就达到了中金给出的蔚来5年后的估值水平 。
有意思的是 , 1月9日蔚来发布ET7新车后 , 中金马上更新了对蔚来的估值 , 上调蔚来硬件(车辆销售)和软件(智能驾驶)部分的市值 , 并上调目标价42%至85美元 , 对应44%上行空间 , 2025年目标价更是高达103美元 , 对应市值约1600亿美元 。
有人调侃说 , 对造车新势力的估值 , 就是一场数字游戏 。 人有多大胆 , 地有多大产 。 被颠覆的不只是券商跟不上节奏的估值预测 , 还有投资人的投资信仰 。
谁把蔚来推向了估值巅峰?
【|蔚来值1000亿美元吗?】很难想象 , 这样一家如日中天、股价涨疯了的新造车企业 , 在一年多以前还因为资金链问题陷入绝境 , 股价跌至1美元 。
跟特斯拉的剧本一样 , 蔚来讲了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特斯拉也曾一度濒临破产只差一个月) 。 不同的地方在于 , 在资本市场上 , 有一大批看空特斯拉的人 。 摩根士丹利在2019年5月称特斯拉股票只值10美元 , 2020年9月还有美国投资人认为特斯拉股票真正的价值更接近50美元 。
据金融数据公司S3 Partners的分析显示 , 长期以来 , 特斯拉一直是做空投资者最喜欢的目标 , 但因为特斯拉股价一直涨 , 导致特斯拉空头今年账面亏损了超过380亿美元 。
文章图片
图7/7
特斯拉和蔚来市值 数据来源 / 东方财富Choice
奇怪的是 , 蔚来的做空者却相对较少 。 目前公开做空过蔚来的做空机构是香橼资本 , 这份2020年11月发布的做空报告 , 认为蔚来的估值太高了 , 比特斯拉还贵 , 所有购买蔚来股票具有投机属性 。 但香橼并未给出更多有说服力的论据和理由 , 也未找到蔚来的硬伤 , 做空杀伤力非常有限 。
国内很多投资人投资蔚来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信李斌 , 看准了李斌这个人 , 因为在过去李斌所有做过的项目里 , 无论是易车还是摩拜 , 他都让投资人赚到了钱 。
国外投资人买卖蔚来的股票 , 更多是看到了套利机会 。 特斯拉一马当先 , 已经趟出了一条估值不断翻倍的路子 , 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 , 就走在这条路上 。
而且蔚来也让美股投资人赚到了钱 。 仅在2020年 , 蔚来就在二级市场进行了三次增发 , 以及多次可转债发行 。 第一次增发是在6月 , 定价5.97美元 , 第二次增发是在8月 , 定价17美元 , 第三次增发是在12月 , 定价39美元 。 现在蔚来的股价已经超过60美元 , 这意味着 , 所有参与了这几轮增发融资的投资人 , 都赚到了钱 。
美股对蔚来股票的投资热情高涨 。 在2020年蔚来股价从3美元涨到60美元的过程中 , 有很多个交易日蔚来股票的换手率高达20% , 有一段时间日成交金额甚至超过了蔚来的流通市值 , 这意味着买卖非常频繁 , 市场博弈非常激烈 。 而在11月 , 有两个交易日蔚来股票的成交额居然位列美股第一 , 超过了特斯拉和苹果等巨头 。
投资和投机的情绪都围绕着蔚来这家公司 , 将它的市值推向了千亿美元大关 。
但是这所有的一切 , 都是建立在股价能一直涨、估值能持续提升的基础上 。 市场担心的是 , 现在看起来已经很贵的市值 , 是否已经过度透支了蔚来在未来的预期 , 归根到底 , 估值都需要靠业绩的提升去消化 。 一旦消化不良 , 高估就变成了泡沫 。
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个麻雀也能变凤凰、泡沫可以变蛋糕、信仰拿来变魔术的地方 。 不论是千亿市值还是万亿市值 , 只要有人买单 , 它就是合理的 。 戏谑的地方在于 , 所有人都不想成为最后买单的那个人 。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Monarch|消息称微软Win11 2022重大更新将在明年夏天到来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