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电子烟巨头悦刻:成立3年即上市、女CEO变身千亿富豪


|疯狂的电子烟巨头悦刻:成立3年即上市、女CEO变身千亿富豪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黎明
来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
中国电子烟行业的超级独角兽 , 跑步IPO了 。
1月22日晚 , 电子烟公司悦刻RELX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 代码“RLX” , 开盘股价暴涨104% , 直接触发熔断停牌 , 5分钟后恢复交易 , 盘中股价最高涨幅达158% , 收盘涨145.9% , 市值458亿美元 。 创始人汪莹持股58.7% , 折算成市值为269亿美元 , 成为千亿女富豪 。
这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电子烟品牌 。 此前 , 号称“电子烟第一股”的思摩尔在2020年7月挂牌港交所 , 但思摩尔是一家电子烟制造商 , 它为悦刻等电子烟品牌提供代工生产 。 悦刻成功上市 , 意味着“中国电子烟品牌第一股”诞生 。
根据招股书 , 悦刻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分别为1.33亿元、15.49亿元、22.01亿元 , 按照这个速度 , 2020全年收入将超过30亿元 。 按销售额来看 , 悦刻是中国电子烟(文中指封闭式雾化电子烟)市场的老大 , 占据62.6%的市场份额 。
最受市场关注的是其盈利能力 。 悦刻2019年的净利润是4775万元 , 2020年前三个季度增长至1.09亿元 , 去除员工期权等因素的影响 , 调整后净利润3.82亿元 , 净利润率高达17% 。 烟草是很多人眼中的暴利生意 , 加上了“电子”概念的电子烟 , 盈利能力没让市场失望 。
悦刻的发展速度惊人 。 它成立于2018年1月 , 拿到了IDG、源码资本、红杉资本的投资 , 次年7月就估值达24亿美元 , 仅用时17个月 , 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用时22个月的瑞幸咖啡 。 从成立到提交上市申请 , 悦刻只用了三年 , 这个速度也超过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 。
因为监管问题 , 电子烟行业在2020年开始低调 。 悦刻的财务数据公开 , 为外界观察电子烟行业提供了一个视角 , 之前因为网红创业者入局、资本热捧、315点名、线上禁售等事件给行业留下的谜题 , 或许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
年入30亿 , 电子烟的确很赚钱
国内电子烟行业的崛起 , 是从2018年开始的 。 那一年 , 这个行业还没热闹起来 , 现在市面上活跃的YOOZ、雪加、福禄、小野等品牌都还没成立 , 罗永浩和蔡跃栋入局 , 那是后来的事情 。 悦刻在那年1月成立了 。
2018年 , 悦刻卖出了50万个烟杆、590万颗烟弹 , 收入1.33亿元 。 创业第一年就营收过亿 , 起步很轻松 。 到了2019年 , 悦刻的营收直接飙涨至15.49亿元 , 2020年前三个季度已经达到22.01亿元 。

|疯狂的电子烟巨头悦刻:成立3年即上市、女CEO变身千亿富豪
文章图片
图2/6
悦刻各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制图 / 深燃
更惊人的是盈利能力 。 悦刻的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 , 2019年净利率3% , 2020年5% 。 除了2018年刚起步亏了28.7万元 , 悦刻在第二年就开始赚钱 , 2019年净利润4775万元 , 2020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1.09亿元 。 这还是在遭遇了电子烟线上禁售、线下疫情冲击的情况下 。
根据CIC报告的调查数据 , 按销售额计算 , 2019年9月底的时候 , 悦刻的市场份额是48% , 到了2020年9月底 , 这个比例增长至62.6% 。 悦刻这一家公司已经拿下了国内电子烟市场的半壁江山 。 而从品牌认知度来看 , 悦刻的用户认知度为67.6% , 排名第一 。
相比悦刻的营收规模和增速 , 更让投资人感兴趣的 , 是国内庞大而富有潜力的电子烟市场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 , 有超过2.8亿烟民 , 烟民数量稳居全球第一 , 比后九名加起来的总和都要多 。 但是 , 电子烟在中国烟民中的渗透率却很低 , 低于烟民数量排前十的另外九个市场 。 所以很多投资人认为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潜在市场 。

|疯狂的电子烟巨头悦刻:成立3年即上市、女CEO变身千亿富豪
文章图片
图3/6
全球烟民数量排名前十的市场
悦刻引用CIC报告的数据:2016年 , 中国的电子烟市场规模是6亿美元 , 2019年已经增长至15亿美元 , 预计2023年将达到113亿美元 , 复合年增长率为65.9% 。
就是这样一个潜力巨大、高速增长、且利润丰厚的行业 , 才吸引了罗永浩、同道大叔等明星创业者入局 , 悦刻是其中发展最快、赚得最多的那一个 。
但让人好奇的是 , 电子烟到底是不是烟草?它赚取的利润又从何而来?
卖烟杆引流 , 卖烟弹赚钱
电子烟有两个核心部件——烟杆、烟弹 。 烟杆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 是一个硬件产品 , 烟弹是一次性的 , 是消耗品需要复购 。 这就像打印机 , 买了打印机的机器 , 还要买墨盒 , 机器可以一直用 , 但墨盒用一段时间就要换新的 。
打印机厂家靠卖墨盒赚钱 , 同样的道理 , 电子烟厂家也是靠卖烟弹赚钱 。

|疯狂的电子烟巨头悦刻:成立3年即上市、女CEO变身千亿富豪
文章图片
图4/6
悦刻各季度烟杆和烟弹出货量
悦刻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详细的出货量数据 。 2018年全年烟杆卖了50万个 , 2019年一季度70万个 , 三季度150万 , 四季度因为线上禁售导致出货量下滑 , 2020年二季度快速回升 , 三季度300万个 。 累计来看 , 悦刻烟杆出货总量1040万 , 排除其中一些同时购买了好几只烟杆 , 以及经销商囤货的情况 , 悦刻的用户数量也是数百万量级 。
烟弹的销售才是大头 。 2019年二季度首次突破1000万颗 , 三季度突破2000万 , 2020年二季度突破4000万 , 三季度突破6000万 。 这意味着在2020年三季度 , 平均每个月悦刻烟弹的出货量在2000万颗左右 。
电子烟跟普通电子产品最大的不同 , 是它具有成瘾性 。 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 , 存在于烟弹中 。 所以电子烟的用户 , 需要不停重复购买烟弹 , 才能持续使用电子烟产品 。 所有电子烟从业者都知道的是 , 电子烟这门生意的核心在于烟弹的复购 。 所以2020年上半年电子烟行业打价格战抢市场时 , 很多品牌推出免费送烟杆的活动 , 贴钱卖烟杆 , 就是为了获取用户 , 后期靠卖烟弹再赚回来 。
所以无论电子烟产品的外形如何智能和高科技 , 包装得如何精美 , 本质上它依然属于烟草的变形 。 事实上 , 很多电子烟品牌都宣传过自己的替烟功能 , 投资人在测算市场空间时 , 也要看电子烟对传统卷烟市场的渗透率 。
但有意思的一点是 , 虽然具备卷烟的特性 , 但电子烟目前并未被明确划分为烟草类别 , 是按普通商品来交税 。 所以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公司 , 是做着烟草的生意 , 享受着科技公司的待遇 。
线上被禁售后
电子烟生意并没有凉
电子烟行业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政策监管 。
2019年10月底 , 国家市场监管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公告》 , 禁止电子烟在网上销售和打广告 , 随后所有电商平台都禁售 , 网店被关闭 , 电子烟被下架 。 电子烟被迫转战线下渠道 。
悦刻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 , 线上被禁售后 , 电子烟行业并没有凉 , 反而活得还很好 。
禁售政策出台的那个季度 , 悦刻的收入首次出现环比下滑 , 2020年一季度又因为疫情冲击再次下滑 , 但从二季度就开始反弹 , 三季度突破10亿大关 , 很快就从线上禁售和疫情中恢复了 。
悦刻的销售渠道有这么四大类:线下经销商、电商平台、经销商开的网店、直销的专卖店等 。 2018年 , 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的销售收入 , 在悦刻整体收入中占比33.5% , 线下分销渠道占比60.2% 。 这里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线下渠道在一开始就是悦刻最重要的渠道 。 虽然悦刻最早是以电商渠道打响知名度 , 线上是业内做的最好的 , 但线下才是悦刻的基本盘 。

|疯狂的电子烟巨头悦刻:成立3年即上市、女CEO变身千亿富豪
文章图片
图5/6

2019年四季度线上渠道被禁之前 , 悦刻整体线上渠道的销售收入占比为31.1% , 线下渠道占比提高到68.7% 。 线上禁售政策出台后 , 悦刻线上归零 , 线下渠道的销售占比提升至98.2% 。
跟行业里大部分玩家一样 , 线上被禁售后 , 悦刻开始大力布局线下 , 疯狂开店 。 2019年9月底的时候 , 悦刻授权经销商的数量是41家 , 2020年9月底增加到110家 。 悦刻的门店数量也快速增加 , 2020年7月的时候就超过了4000家 。
实际上 , 不只是悦刻 , 其他玩家也快速从禁售和疫情中恢复过来 , 在线下市场找到了新的增长空间 。
YOOZ柚子依旧是电子烟市场另外一个活跃玩家 , 创始人蔡跃栋告诉深燃 , 现在YOOZ的线下专卖店已经超过3000家 , 主要是在过去半年开设 , 仅在去年第四季度 , YOOZ就新开了接近1800家门店 , 今年计划新开10000家 。 另外据蔡跃栋透露 , 现在YOOZ每个月能卖100万根以上的设备和千万颗级别的烟弹 。
铂德也发展迅猛 。 铂德CEO汪泽其告诉深燃 , 铂德入驻的门店数量在过去一年翻了一倍 , 目前入驻的便利店、专卖店等加起来 , 总数约为11万家 。 此外 , 铂德已经在去年提交了美国PMTA申请 , 持续在美国这个全球电子烟最大的单一市场投入 。 PMTA类似于美国电子烟市场的准入证 , 只有通过PMTA审核 , 电子烟产品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 。 今年1月 , 铂德接到美国FDA通知 , 其提交的申请已经通过前期审核并进入实质性科学审核阶段 , 是目前唯一一家进入FDA实质性科学审查阶段的中资电子烟企业 。
过去一年 , 全国性的电子烟活跃品牌减少了90% , 大部分中小玩家出局 , 一些幸存但不活跃的品牌 , 要么属于放羊状态 , 要么就是缩小成一个区域品牌 , 中国电子烟进入“剩者为王”时代 。
悦刻上市 , 将为国内的其他电子烟玩家接下来拥抱资本市场趟开一条新路 。
成立三年即上市
悦刻前景如何?
从发展速度来看 , 悦刻毫无疑问是近两年最有爆发力的创业项目之一 。
IDG和源码资本投了悦刻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 , A+轮时红杉资本进场 。 在公开报道中 , 悦刻的估值停留在2019年7月 , 24亿美元 。 线上禁售后 , 电子烟玩家都想尽办法低调 , 不再有VC进场 , 估值不再更新 。
但是从悦刻的招股书里 , 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 2019年2月 , 悦刻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完成B轮融资 , 2019年4月和5月以每股18.7美元的价格做了一轮C轮融资 , 8月又额外增加了C轮融资的额度 , 每股价格提升至22.5美元 , 2020年9月完成D-1和D-2轮融资 , 价格已经涨到每股29美元和36.2美元 。 悦刻普通股的公允价值 , 从2019年底的每股11.3美元 , 增至2020年9月底的19.6美元 。 这意味着 , 悦刻的估值几乎一直是以翻倍的速度在涨 。

|疯狂的电子烟巨头悦刻:成立3年即上市、女CEO变身千亿富豪
文章图片
图6/6
悦刻股权结构
招股书披露 , 创始人兼CEO汪莹为悦刻第一大股东 , 持股58.7% , 联合创始人蒋龙和闻一龙分别持股9.9%和6.5% , 源码资本持股10.7% , 红杉持股4.9% 。
2019年7月悦刻的估值还不到30亿美元 , 一年半时间过去 , 它的估值已超过400亿美元 。 那些早期参与了悦刻融资的投资机构 , 获得了数十倍的财务回报 。
悦刻的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互联网出身 。 创始团队有7人 , 其中有6个是Uber中国前核心员工 , 创始人兼CEO汪莹是Uber中国被滴滴合并前的中区总经理 , 合并后统领Uber团队 。
汪莹自身就是一个电子烟重度用户 。 她创业做电子烟的想法 , 就是她在Uber和滴滴期间因为超负荷工作 , 大量抽电子烟而萌生 。
这导致过去悦刻的打法有浓浓的互联网痕迹 。 2018年初悦刻刚成立时 , 最亮眼的一次操作是京东众筹 , 第一款产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筹得了108万元 , 并积累了第一波种子用户 , 打响了国内电子烟品牌的第一枪 。 后来悦刻依托线上和线下双渠道的铺设 , 悦刻快速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 , 抢占新兴的空白市场 , 占据了先发优势 。
当然 , 业绩和估值的暴涨背后 , 是依然不明朗的政策监管 。
2019年央视315点名电子烟 , 2019年11月线上禁售 , 整体上国内对电子烟的监管并没有放松 。 关于电子烟是否有毒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 , 而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问题 , 一直是电子烟行业的高压线 。 这是投资人撤离这个行业的根本原因 。
悦刻上市 , 在为自身募集更多发展资金的同时 , 也率先为电子烟公司上市提供了样本 。 但随时可能趋严的监管 , 依然让这个行业充满了变数 。
【|疯狂的电子烟巨头悦刻:成立3年即上市、女CEO变身千亿富豪】(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