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网|华为手机出售“噪音”不断竞争对手拉网攻入其研发大本营

作者:李娜 ? 谭一凡
尽管否认了出售手机业务的计划 , 但围绕在华为终端业务上的市场竞争压力并没有减小 , 其他头部手机公司正在上游研发端加快布局速度 。
1月25日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下称“OPPO”)宣布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西安研发中心 。 OPPO方面表示 , 该中心将承载手机系列产品的研发交付以及重点技术领域的研究 , 逐步发展成为稳定的全能型产品研发中心 。
此前 , 西安研究所一直是华为研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手机研发的重要研发基地 , 包括华为P系列青春版、荣耀的多款最畅销产品均诞生于此 。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 西研所研发的产品一度占据华为整个销售收入30%以上 。
手机巨头加大研发人才争夺
西安在西部地区一直是通信企业人才争夺的重点区域 ,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毕业生一直是华为、中兴公司的主要人才来源之一 。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2019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 , 西安交通大学2019届毕业生中 , 就业人数排名前50家单位统计中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本科生36人、硕士352人、博士14人位居第1名 。
而在去年6月 , 两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入围华为“天才少年”项目 , 入职华为消费者BG鸿蒙操作系统和高斯数据库团队 。 从对应的年薪来看 , 属于“天才少年”计划中89.6万~100.8万元人民币/年档 。
同年 , 华为宣布和西北工业大学一合作 , 在西北工业大学设立鸿蒙生态菁英班 , 根据西工大就业官方公众号 , 鸿蒙生态菁英班技术方向锁定在终端软件领域 。
从时间表来看 , 华为在西安的研发布局早在2000年开始 。 此前 , 华为西安研究所员工总数一度接近20000人 , 包含FBB固定网络、MBB移动网络、云计算、终端四大业务领域 , 成为华为全球研究机构的重要一员 。 而华为西安研发基地二期项目是华为除总部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 预计2023年完工 。
西安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发积累也吸引了华为外的手机巨头 。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与财政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 , 西安2019年研发投入481.76亿元位居全国第7 , 但研发强度 , 以5.17%一举超过上海、深圳等城市 , 仅次于北京 , 排行第二 。 从去年开始 , OPPO、vivo以及小米纷纷加大投入 , 设点“拉网”与华为抢夺研发人才 。

一财网|华为手机出售“噪音”不断竞争对手拉网攻入其研发大本营
文章图片
图1/1

天眼查App显示 , 西安欧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于1月21日成立 , 注册资本2000万元 , 法定代表人为朱高领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通信设备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软件开发等 。 其中 , 西安欧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由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00%持股 。
在某招聘网站上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发现OPPO于1月22日公布了大量招聘岗位 , 包含软件和硬件各方面技术和开发岗位 , 工作地点均在西安 。
【一财网|华为手机出售“噪音”不断竞争对手拉网攻入其研发大本营】除了OPPO外 , 小米也在西安有所布局 。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020小米开发者大会上表示 , 小米相机部拥有近千人团队 , 在全球9地设立研发中心 , 西安也是其中之一 。
vivo则在去年年底成立西安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经营范围含软件开发 ,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以及电子产品销售等 。 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 , 该公司由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vivo关联公司)全资持股 。
值得注意的是 , 2012年1月22日 , 荣耀CEO赵明在荣耀V40新品发布会后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也表示 , 荣耀剥离后 , 接收了深圳、北京、西安的研发团队 。
注资底层基础换“未来空间”
尽管资金消耗巨大 , 手机厂商对于基础技术的研发投资步伐反而在加快 。
此前 , vivo上海研发中心落户浦东软件园区 , 位于上海市博霞路57号 , 与博霞路50号的高通仅一条马路之隔 。 高通的一名员工这样评论 , “手机厂商财大气粗 , 估计将挑起新一轮人才争夺战 , 拉高工程师薪资水平 。 ”
OPPO创始人、总裁兼CEO陈明永则在2019年底公开表示 , 未来三年投入500亿研发持续关注5G/6G、人工智能、AR、大数据等前沿技术 , 还要构建最为核心的底层硬件技术以及软件工程和系统能力 。
而对于成立西安研发中心 , OPPO副总裁段要辉表示 , 西安研发中心将作为布局在西北的研发产品中心和技术能力中心 , 是OPPO完善研发能力建设的关键布局 。
“过去都是芯片厂商直接提供一套现成的参考设计方案 , 手机厂家稍微改一改就能卖了 。 而最近五年 , 手机的竞争变成了核心技术 , 即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竞争 。 ”展锐的一名内部人士此前对采访人员表示 , 从趋势上看 , 未来在物联网以及细分领域 , 手机厂商对于芯片等核心技术的夯实无疑将更加有利于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 也是换取“未来空间”的一种投资 。
从另一方面 , 有芯片产业链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目前仍然是手机厂商部署5G手机的关键卡位期 , 加大研发力量 , 进一步扩大上游供应链话语权 , 可以为全年抢夺华为份额留下时间窗口期 。
“即便是上半年新增的手机销量没有达到预期 , 下半年也可以在销售旺季将产品消化 。 ”上述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华为的机会稍纵即逝 , 所有主要厂商都希望在市场的重构中占得先机 , 包括人才的储备上 。
就在1月25日 , 有消息称 , 华为手机将出售给大市国资委牵头成立的企业 , 谈判已接近尾声 。 但随后 , 华为回应称 , “华为完全没有出售手机业务的计划 。 华为将坚持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 , 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产品体验和服务 。 ”
但华为终端业务内部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由于芯片生产带来的压力让大家都有些迷茫 , 部分人员选择在年前离职跳槽 。
此外 , 有华为手机经销商对采访人员表示 , 从去年9月开始 , 华为渠道商也面临着经营规则的改变 。 “华为的5个产业必须销售占比达标 , 不达标的话将减少分货 , 目前仅有手机具有利润 , 融合产品 , 智慧屏以及智选项目想要盈利对于经销商的压力非常大 。 ”
上述经销商表示 , OPPO、vivo以及小米等品牌趁机大力拉拢经销商也会给华为的产品销售带来一定的压力 。
华为约68%的份额来自国内 , 若华为的零部件供应情况得不到改善 , 其他手机品牌将成为受益者 。 ”CounterpointResearch研究分析师FloraTang对采访人员表示 , 若华为5G零部件的的供应情况无法得到改善 , 预计其他厂商的份额将从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出现显著增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