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瑞幸咖啡在美申请破产保护 4000多家门店如何“续命”?
2021年 , 瑞幸还想继续活下去 。在接连遭受财务造假、股票暴跌、停牌退市、高管停职等重创之后 , 这家全国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再一次出现在了大众视野 。2月5日 , 瑞幸咖啡(LKNCY.O)在公司官网发布了申请资产重组公告 。
文章图片
公告中显示 , 瑞幸咖啡根据《破产法》第11篇第15章(Chapter 15 Petition)向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提出申请 。目前正在与其利益相关者就公司财务重组进行谈判 , 通过加强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 使公司能够继续经营 , 同时为所有利益相关者谋利益 。
消息一出 , 瑞幸咖啡在美国申请破案产保护一事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就在大家以为这家创下最快上市记录的行业新秀即将谢幕时 , 瑞幸咖啡却发表声明称 , 此举是为了更好的重生 。
“请大家稍安勿躁 , 这是一个错误理解!其实这是一个好消息 , 让瑞幸重生之路又进一步 。”
【视点·观察|瑞幸咖啡在美申请破产保护 4000多家门店如何“续命”?】瑞幸的魔幻2020
2020年1月31日 , 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公开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 , 直指瑞幸数据造假 。
同年4月2日 , 瑞幸咖啡发布公告 , 承认伪造交易22亿元人民币 。当天瑞幸咖啡开盘暴跌81.6% , 盘中熔断6次并暂停交易 , 一夜之间市值蒸发近50亿美元 。
文章图片
随后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 , 强烈谴责其数据造假行为 , 并表示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 , 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 , 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 。
一时间 , 瑞幸造假事件在中国被千夫所指 。
舆论的重压之下 , 瑞幸咖啡随及对内部涉事人员展开调查 。5月12日晚间 , 作为回应 , 瑞幸咖啡董事会分别终止了钱治亚和刘剑的 CEO 和 COO 职务 , 并任命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郭谨一为代理首席执行官 。
毫无疑问 , 此次数据造假让瑞幸咖啡难逃“退市”的命运 。
5月15日 , 纳斯达克上市资格审查部门发出书面通知 , 决定对瑞幸施行摘牌处理 。三个月后 , 瑞幸咖啡正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停止交易 , 进入退市程序 。
据了解 , 瑞幸的上市时间是美东时间 2019 年 5 月 17 日 , 距离退市仅存在了 13 个月零 12 天 。
文章图片
之后 , 瑞幸咖啡内部董事上演“宫斗” , 陆正耀及刘二海、黎辉、邵孝恒三位董事会成员被罢免;12月16日 , 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5亿元人民币)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 。至此 , 这场魔幻大戏基本告一段落 。
需要说明的是 , 在2020年之前的瑞幸咖啡 , 可以说一时风光无限 。雷锋网了解到 , 瑞幸咖啡于2017年10月启动运营 , 2019年5月1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 , 创下了中国创业公司最快上市记录 。
此外 , 截至2020年1月8日 , 瑞幸咖啡在全国共有4507家门店 , 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星巴克 。在北京、上海CBD区域甚至达到了500米范围内100%覆盖 , 打开瑞幸咖啡App很容易就可以在附近搜到瑞幸咖啡的门店 。另外 , 瑞幸咖啡“闪电”般的扩张速度 , 倒逼星巴克也推出了外卖服务 。
然而 , 在遭受接连暴击之后 , 这家行业新秀似乎也不堪重负了 。
破产保护 , 是重生的开始?
2月5日 , 瑞幸咖啡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5章向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
但在同一天 , 瑞幸发表官方微博强调 , 此举是一个好消息 , 让瑞幸重生之路又进一步 。
文章图片
关于这一说法 , 瑞幸向外界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公司正在申请资产重组 , 而非破产清算;二目前公司线下门店仍在稳定运营 。对于前者 , 他解释说 ,
作为公司重组的重要步骤 , 也是开曼程序下常见做法 , 临时清盘人向美国法院提起程序 , 寻求美国法院对于公司目前在开曼进行的临时清盘程序的认可 。
该程序将会暂停美国境内针对公司的诉讼程序 , 为完成开曼重组创造条件并有序完成重组 。
破产保护(bankruptcy protection) , 是指不管债务人是否有偿付能力 , 当债务人自愿向法院提出或债权人强制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后 , 债务人要提出一个破产重组方案 , 就债务偿还的期限、方式以及可能减损某些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作出安排 。
据美股维权律师、北京郝俊波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郝俊波介绍:“美国破产申请分为两类 , 一类是清算破产申请 , 另一类是重组破产申请 。清算破产申请的情况下 , 公司不再经营 , 直接清算财产按顺序分给债权人;重组破产申请则意味着 , 在达成新的重组方案之前 , 债权人不能再向其追偿 , 为自身赢得喘息机会 。”
另外 , 他也指出 , 瑞幸咖啡此次提出的破产申请是后者 , 如果未来经营得当 , 该公司可以按照重组赔偿方案与债权人达成和解 。
据了解 , 2005年美国在破产保护法中添加了Chapter 15章节 , 之后有不少国内外公司申请了破产保护 , 并借此赢得了翻身的机会 。
比如曾在核技术、燃料及服务领域颇有建树的西屋电器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于2017年3月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后 , Brookfield顺利从日本东芝公司手中收购了西屋 , 完成转型重组 。
对于后者 , 从2020年11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来看 , 如其所言 , 瑞幸咖啡将近4000多家门店仍在正常运营中 , 并且计划在2023年将直营门店数扩展到至4800到6900家 。
另外 , 瑞幸咖啡已经于近日正式启动了新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 , 将面向广东、湖北、浙江等22个省和自治区公开招募加盟商 。
尽管如此 , 瑞幸存活下来的几率究竟有多大?
“烧钱不再任性”的瑞幸还有救吗?
对于瑞幸而言 , 当下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偿还高额赔款 。
如上文所述 , 为了与SEC达成和解 , 瑞幸面临着1.8亿美元的罚款 , 再加上其在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之间 , 因销售造假捏造的3亿美元 , 目前瑞幸咖啡的总贷款和债券金额高达29.8亿元人民币 。
从其融资计划书来看 , 瑞幸咖啡平均单品售价为13.75元/件 , 以毛利20%也就是2.75元计算 , 需要售卖4.4亿杯才能还完 。按目前全国4000家门店来算 , 平均每家需要销售11万杯 。
据了解 , 在瑞幸自爆财务造假之前 , 其日均销量为90多万杯 。倘若按 100 万杯计算 , 每家店平均每天销量 222 杯 , 一年可销售8万多杯 。如此来看 , 瑞幸要想重生关键看是否能够顺利撑过这两年 。
如果按照瑞幸以前的打法 , 这似乎并不容易 。
近几年瑞幸之所以实现快速扩张 , 其背后的商业逻辑 , 用瑞幸咖啡CMO杨飞的话来说 , 就是先用补贴“破坏”一个行业 , 再用互联网的手段去重造 。这其中当然不可避免的是疯狂烧钱 。
之前的瑞幸备受投资者青睐 , 收获的了大量融资能够支撑其正常运转 。但财务造假事件之后 , 瑞幸不得不面对融资难、现金流不足的问题 。
据了解 , 事件爆发之后 , 瑞幸咖啡对其战略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 , 更注重提高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而从2020年最新数据来看 , 其效果也较为明显——其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5.65亿元、9.8亿元、11.45亿元 , 同比增长18.1%、49.9%和35.8% , 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截至2020年11月 , 其超60%自营店实现盈利 , 超70%加盟店接近瑞幸咖啡要求的毛利润水平 。
值得一提的是 , “烧钱不再任性”的瑞幸咖啡 , 在用户补贴方面有明显的收敛 。
此前 , 瑞幸一个月的" 首单免费补贴 " 就有几千万 。但现在瑞幸已经取消了咖啡首单免费的优惠 , 而且单杯 12 元 的价格已经涨至 13.5 元 / 杯;此外 , 瑞幸还取消了 " 消费满 35 元以上免收外卖费 " 的政策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