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新华社:短视频字幕错别字频出“逼疯语文老师”
在时下火爆的短视频平台上,为方便网民观看,很多短视频都配了字幕 。不过,采访人员发现,一些短视频字幕从标题到内容,错别字频出,甚至短短十几个字的一句话里,就有两三个错别字 。有网民笑称,这个问题能“逼疯语文老师” 。
文章图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网民中学生占比21.0%,其中有很多中小学生,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短视频的接受度高 。短视频字幕中滥用、误用、错用的汉字,会给他们带来不良的示范和引导 。
短视频中出现的错别字,有些是常见错误,比如“的地得”混用、“在”和“再”不分等;有的则错得离谱,把“蹴鞠”写成“促居”,把“携手”写成“协手”;还有些成语被改得面目全非,比如把“随心所欲”写成“随心所浴”,把“掩耳盗铃”写成“燕儿盗铃”;另外,还有的制作者为规避平台对涉暴、涉黄等字眼的禁用,有意使用错别字,比如用“s”表示“死”,用“q”或“前”代表“钱”……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
在这些错别字频出的短视频中,有的转发以万计,点赞量更是高达几十万,影响力不容小觑 。错别字偶尔出现可以理解,但大量短视频高频次出现错别字,会给全社会一种错误的示范 。允许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长期存在,会模糊很多人对一些字词正确写法和用法的认识 。
【视点·观察|新华社:短视频字幕错别字频出“逼疯语文老师”】文字的规范使用不是小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文字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短视频制作者和平台都应该重视文字的规范使用 。对优质短视频和合格的短视频平台而言,能正确使用汉字是基本要求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西湖|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