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的“期车”玩法,程维学不会


|许家印的“期车”玩法,程维学不会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任娅斐
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高手玩斗地主 , 就是不管手上烂牌还是好牌 , 都可以吓唬忽悠 , 让大家信以为真 。
善于此道的许家印近日成就了一个神话 , 没有卖出一辆汽车的恒大汽车 , 竟成为中国第一大市值车企 。 按照4月1日收盘价 , 恒大汽车每股61.5港元 , 总市值近5900亿港元 , 超过比亚迪近900亿港元 。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沈晖 , 在其微博直接调侃称“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
恒大汽车这一轮的暴涨 , 源于1月24日恒大汽车宣布引入260亿元战略投资 , 这是新能源汽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之一 , 也是恒大汽车第二次引入战略投资 。 至今不足三个月 , 恒大股价已经翻倍 。
作为恒大集团掌门人 , 许家印一直以来都是习惯烧大钱办大事 。 不管是做恒大地产、恒大足球俱乐部 , 还是恒大冰泉 , 许家印已经习惯性的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闯入一个个陌生领域 , 并且豪立Flag 。
“恒大足球俱乐部的目标就是三到五年内拿亚冠冠军” , “今年100亿、明年200亿、后年300亿”2014年 , 许家印给当时的恒大冰泉定下死目标 , 并强调只许成功 , 不许失败 。
杀入造车领域后 , 许家印为恒大汽车定的目标是 , “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 计划三年内实现50万-100万辆的产能建设” 。
按照许家印一贯的操盘方式 , 简单归纳就是 , 花最多的钱 , 找最好的人 ,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 , 快速并购 , 快速拿地 , 快速卖车 。 这种方式曾在恒大地产上获得成功 , 许家印要做的 , 就是把这种模式复制到造车这件事情上 。
看起来 , 汽车简直是为恒大量身定制的一条赛道:因为需要钱、野心和速度 , 但这还不足以让它赢 。
4月6日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称 , 滴滴也正式启动了造车项目 , 不造车 , 似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线公司 。
前有特斯拉 , 后有苹果、百度、华为、小米和滴滴 , 再加上蔚来、小鹏和理想 , 这条赛道突然变得拥挤 。 但是恒大彪悍的打法 , 能让这辆车比刚进入的科技公司更快驶下PPT嘛?
复刻钞能力:蛇吞象
“一味追求规模的恒大已经过去了 , 对今后的恒大来说 , 利润的重要性高于规模” 。 2018年初 , 在恒大2017年度业绩发布会上 , 许家印提出 , 要改变恒大先大后恒的规模论 。
此后在短短半年时间 , 一个多元产业集团构架就落了地 , 速度一如当年从立项到面世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的恒大冰泉 。
然而 , 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 , 恒大一直以规模扩张 , 产业转型的模式 , 在其他版块多次实验成功 , 这种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 。 从目前恒大在新能源汽车的铺设来看 , 许家印一贯延续着房地产式的造车思维:规模扩张、资金为王 。
我们来看恒大造车的几个重大时间点 。
2018年 , 许家印豪掷67亿港元收购贾跃亭创办的美国电动车初创公司Faraday Future(简称FF) , 而当时FF尚未量产 。 与贾跃亭决裂后 , 恒大放弃FF , 但未放弃汽车梦 。
自2019年开始 , 恒大一路狂飙 。 其中 , 仅在当年6月 , 广州和沈阳的新能源项目签约仪式上 , 恒大在5天时间就投资了2800亿元 , 用于建设南北两大汽车基地 。

|许家印的“期车”玩法,程维学不会
文章图片
图2/5

2020年 , 恒大更是疯狂开启买买买的节奏 , 先后斥巨资收购电动公司NEVS、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 , 国能电动车、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德国汽车动力工程公司hofer、轮毂电机公司荷兰e-Traction及英国Protean等相关企业 。
这一场景似曾相识 。
早在2006年 , 恒大第一次谋求上市时 , 许家印就开始了疯狂扩张的战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 , 恒大土地储备极速膨胀了7倍 , 从600万平米一跃到4580万平 。
此后 , 许家印的规模扩张之术 , 不断出神入化 。
2015年 , 恒大曾先后公布了6笔收购事项 , 中渝置地、华人置业、信合置业旗下的重庆和成都物业、香港万通大厦、新世界物业 , 累计金额为611亿元 , 当时甚至刷新了中国房地产收购最高历史记录 。 其中仅收购新世界的9个项目 , 就花费了339亿元 。
一个细节是 , 当年为了完成扩张任务 , 许家印甚至给集团上下开绿灯:“无论一手项目还是二手项目 , 不要在付款、价格等一些细节方面犹豫 , 要迅速拿下优质项目 , 不要等到形势变化了干瞪眼 。 要求简政放权 , 权限要下放到地区公司董事长 , 董事长要把好关 , 投资中心快速审批 , 之后直接上报董事局审批 。 ”
到了2016年 , 恒大收购的脚步还在加速 , 并先后收购了人和集团哈尔滨4个项目、廊坊发展以及嘉凯城等项目 。
虽然 , 这种高负债的规模扩张之路 , 一度受到外界质疑 , 但也正是得益于高负债 , 恒大集团才快速超越万科 , 成为全球第一大房企 。
就像并购中小房企 , 恒大选择的项目大多都处在已开发或者正在开发的状态 , 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缩短了恒大地产的开发周期 , 加快周转速度 。 从恒大先后收购FF、电动公司NEVS、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柯尼塞格以及轮毂电机公司等操作来看 , 恒大这一地产式并购思维 , 在造车上也再次重现 。
一系列布局之下 , 许家印的造车之路已经十分清楚:砸重金买入核心技术 , 找最好的人 , 快速将技术进行整合 , 然后再快速卖车 。
移植预售模式:从卖期房到卖期车?
“我宣布 , 恒驰首期六款车同时发布 。 ”许家印一声令下 , 恒驰揭开了神秘面纱 。
2020年8月3日 , 恒大汽车以265天的速度 , 在上海、广州两地一口气发布了6款恒驰汽车 , 产品覆盖A级到D级各级别车 , 包括轿车、SUV、MPV三类车型 。 而对比特斯拉 , 后者用了17年 , 才推出了4款车型 。
按照恒大的说法 , 他们通过高举高打短短两年 , 就完成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0到1”的全过程 。 有媒体甚至评论:“连丰田大众这种百年车企 , 都不敢这么玩 。 ”
今年3月份 , 恒大公布了旗下9款车型售价区间 , 价格从20万以下到50万元以上 , 而这个价格区间 , 相当于与BBA、特斯拉、蔚来、别克等车型贴身肉搏 , 恒大几乎以一家之力 , 挑战了当前整个豪华车市场 。 如此胆大 , 怕是连一向任性且狂妄的马斯克都不敢想象 。

|许家印的“期车”玩法,程维学不会
文章图片
图3/5

目标如此之大 , 许家印到底会如何卖这些还未生产的车?会不会借用卖期房的方式 , 卖“期车”?
“期房” , 简单来说就是预售的房子 , 购房者会先付款给开发商 , 等房子建好了 , 购房者再进户 。 买新房时 , 很多人会选择期房交易 , 因为期房比现房便宜10%-20% 。 一直以来 , 房地产企业都是采取“高周转”的开发模式 , 比如拿地3个月就开盘销售 , 4个月就资金回笼 , 5个月资金再次投资 。 在商品房预售制的情况下 , 房地产商基本上只需投入有限的资金 , 就能运作一个项目 。
2013年 , 恒大召开集团年度大会 , 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销售额5500亿、土地储备超过3亿平方米、解决就业超过200万人”的目标 。 而当时 , 恒大的销售额只有923亿 , 距离实现5500亿的销售额目标 , 无疑于天方夜谭 。
在此背景下 , 许家印选择了一条极为冒险的道路 。 恒大通过大规模举债获得资金 , 把举债获得的资金 , 再转化成土地储备 , 然后再把土地储备快速转化为物业 , 最后通过高周转将物业回笼为现金 。 这就是恒大著名的“三高一低”战略 , 即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 。
2017年 , 恒大集团实现年销售额5010亿 , 土地储备达到3.12亿平方米 , 总资产17618亿 , 解决就业220多万人 , 提前3年实现了2013年初制定的2020年奋斗目标 。
而巧打特价牌的销售策略 , 更是许家印多年以来的必杀技 。
“恒大全国楼盘75折!”今年2月 , 恒大集团发布公告 , 全国楼盘75折促销 , 同时推出秒杀活动 , 秒杀到恒大房源的买家将在75折基础上再打93折 。 公告还称 , 恒大2021年的合约销售目标是7500亿 , 有息负债目标再降1500亿 。
而在一个月前 , 恒大刚刚发布公告 , 其2020年实现销售7232.5亿元 , 同比增长20.3% , 而有息负债在短短9个月内 , 就下降了1578亿元 。
去年3月份 , 恒大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 , 核心是大幅降低负债 , 保证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元 。 为了完成目标 , 许家印给出的对策是 , 疯狂打折卖房 。
这距离其上次7折促销 , 不过5个月时间 。 去年9月 , 许家印亲自主持 , 连夜召开集团营销工作会议 。 并正式下达了九月、十月的目标:“金九银十”要卖2000亿 , 单月销售额要冲刺1000亿 。
不单打折 , 恒大还玩出了“买楼送车”的新花样 。 早在2019年 , 中国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就表示 , 恒大在各地借造车项目拿地 , 是为了覆盖建厂投资带来的亏损 。 另外他还强调 , 恒大未来将推出“买楼送车” , 以带动地产销售 , “这是恒大造车的独有优势” 。

|许家印的“期车”玩法,程维学不会
文章图片
图4/5

至今一辆车没卖出去的恒大 , 计划2025年实现产销100万辆 , 2035 年实现产销500万辆 。
产销500万辆销量 , 是什么概念?就是把市面上所有能看到的上汽集团旗下所有品牌 , 包括五菱、大众、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等 , 全部换成恒大汽车 。 作为对比 , 自主品牌老大吉利汽车成立至今 , 年销量最高时才不过200万辆 。
同一个操盘手 , 同一个玩法
“动作特别大 , 在汽车圈引起动静特别大 。 ” 2019年11月 , 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广州召开 , 一位参加了该活动的人感慨到 。
这场峰会来自全球共计206家汽车产业龙头企业的CEO及高管1100多人出席峰会 , 加上媒体等 , 整个发布会的规模小2千人 。 会上 , 恒大一次性与60家汽车零部件巨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这些企业包括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蒂森克虏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 。
有媒体报道是这样形容: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广 , 堪称世界汽车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史诗级“聚会” 。

|许家印的“期车”玩法,程维学不会
文章图片
图5/5

许家印出席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
确认多元化战略后 , 2019年下半年开始 , 许家印开始发力新能源汽车 , 那场发布会仅仅是发力的表现之一 。
从地产到多元化 , 许家印做事一直有这几个显著特点 。
一是发展速度迅猛 , 从一家区域开发商迅速扩展为全国性的大型地产开发商;二是地产开发重点在三、四线城市 , 在全国大量囤积土地 , 以开发精品房产项目著称;三是多元化扩张十分迅猛 , 继造车之后 , 恒大集团旗下子公司和相关业务 , 已高调宣布进入酒店管理、文化产业、足球等多个领域 。
如2007年之后 , 恒大进入文化产业 , 先后成立了恒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恒大影视发行有限公司、恒大院线管理有限公司、恒大文化经济有限公司、恒大音乐有限公司、恒大动漫产业有限公司 。
激进 , 一直是恒大的底层性格 , 不论是在房地产领域、恒大足球 , 还是如今的新能源汽车 , 许家印一直没变 。
许家印的大手笔 , 除了敢砸钱买技术 , 对引进人才的激进 , 也是一脉相承 。 恒大组建足球团队时 , 许家印花了1.5亿请来了世界杯冠军主教练担任国足主帅 。
在造车这一重要事项上 , 许家印也丝毫不吝啬 。 从研发中心的布局来看 , 恒驰目前在全球拥有11大专业研究院 , 3200多名科研人员 , 几乎覆盖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 。
【|许家印的“期车”玩法,程维学不会】其中包括锂电池之父小泽和典、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原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徐性怡、美国通用汽车安全专家伍战平等不少于20位豪华科研天团 。
而在2019年11月 , 许家印还曾在恒大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说 , “我们造车要技术没技术 , 要经验没经验 , 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 ”
如今的恒大 , 要人有人 , 要技术有技术 , 但恒大的房地产造车模式 , 到底能否走通?动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吕超曾在离职后 , 在朋友圈发文称 , 恒大的“房地产造车”模式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多有碰撞之处 , 若不彻底改变行为方式、造车理念 , 则很难成功 。
“它的问题就是跨界组合 , 磨合过程长 , 短时间无法以汽车产业为核心进行思考” , 业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
在所有的牌局中 , 胜负关键往往不在乎你手上有什么牌 , 而是对手相信你手上有什么牌 。
作为斗地主高手的许家印 , 当然明白只要还有观众在看他的戏 , 恒大就有希望撑过眼前的困难 , 等待史无前例的资本海啸 , 把它送上另一个台阶 。 至于下半年能否量产恒驰电动车 , 那是长期目标 , 更不用说年产百万辆的目标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