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婷婷 永亮
来源:深响(ID:deep-echo)
又一家 。
昨日 , 《晚点LatePost》报道称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 , 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 。 报道中还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 , 曾任蔚来汽车用户发展副总裁的朱江可能会加入滴滴 。 朱江有多年车企经验 , 先后在华晨宝马、雷克萨斯、蔚来、福特中国等公司工作 。
不过 , 晚间朱江向媒体否认了加入滴滴的消息:“下礼拜黑马就要上市了 , 莫要散播谣言乱我军心!这消息也太假了 。 ”
真假传闻之下 , 滴滴陷入造车疑云 。 虽然消息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 但在百度、小米纷纷宣布造车之后 , 滴滴要造车似乎不再是一个多么令人意外的消息 。
实际上 , 滴滴早就被卷入了造车大潮 , 其与比亚迪合作造出的定制网约车D1 , 在去年11月就已经问世 。
根据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发布会上提到的规划 , 滴滴的定制网约车会一直迭代 , 到2025年 , 定制版网约车D3将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 。 结合这一消息 , 滴滴继续在定制网约车方向探索是顺理成章的举动 。

|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文章图片
图2/6

此外 , 滴滴在与造车有着强关联的无人驾驶领域也早有布局 。 滴滴从2016年开始组建自动驾驶研发团队 , 次年在美国加州设立首家海外AI实验室 , 2018年将自动驾驶部分升级为独立公司沃芽科技 。 去年5月 ,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获得了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5亿美元 , 这也是国内该领域单笔最高融资 。
无论是为了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 , 还是为了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 , 本就做出行生意的滴滴确实有着合理的造车逻辑 。
结合市场上甚嚣尘上的滴滴IPO传闻来看 , 其造车的消息更加耐人寻味 。 不过 , 即使有火热的造车概念“护航” , 在Uber“拖后腿式”的锚定作用下 , 滴滴还能继续打动那些已经对网约车模式不感冒的投资者吗?
毕竟 , 造车不是万能药 。
造车猜想
在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的热潮中 , 滴滴可能是最有经验的 。
在与比亚迪定制D1期间 ,滴滴出行汽车创新中心集合汽车工程、设计、技术团队 , 参与了包括整车工程 Package、人机工程布置、内外饰造型、整车配置、座椅原型、车联网软件架构等的设计 。 这也意味着 , 滴滴已经深入参与到造车过程中 。
滴滴联合比亚迪定制D1 , 背后讲的是“汽车运营商”的故事 。 根据设想 , 滴滴会统一购置、安排金融方案 , 并且在维修保养、加油、充电以及处置方面 , 扮演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者的角色 , 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网约车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
与此同时 , 随着出行赛道的“战局”已经基本稳定 , 滴滴未来更多的精力可能放在精细化运营和寻求新的增长点上面 。 如果滴滴造车被证实 , 无疑会带来充满想象力的故事 。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 , 滴滴的新造车计划 , 很有可能是沿着 D1, 对定制网约车的进一步探索 。 但在模式上会区别于此前推出 D1 时 , 车企占主导的方式 。 同时 , 滴滴也不会像小米一样 , 成立全资子公司造车 , 模式或比小米轻 。
按照这种思路 , 滴滴很可能以代工+供应商模式 , 真正踏入当下最火的新能源汽车赛道 , 面对的是超10万亿元的超大市场 , 也是目前格局未定、充满机会的市场 。

|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文章图片
图3/6

目前 , 二级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超高的预期 , 带动了相关公司股价暴涨 。 年销量仅仅50万辆的特斯拉 , 最新市值已经超过6600亿美元 , 远超过年销量近1000万辆的传统巨头丰田;它的中国“学徒”们——蔚来、小鹏、理想的市值 , 也达到了627亿美元、292亿美元、230亿美元 , 虽然他们去年的交付数量都未超过5万辆 , 依旧处于亏损 。
其中 , 蔚来在市值方面 , 已经与即将上市的滴滴接近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滴滴计划于今年上市 , 上市地点或将选择香港 , 目标估值约为600亿美元到800亿美元 。 2020年11月 , 滴滴出行宣布国内月活用户突破4亿 , 长期占据行业第一 。
此前 , 百度、小米传出入局造车消息后 , 股价随即开始上涨 。 自2020年12月 , 百度被证实下场造车后 , 股价已经累计上涨超过50%;小米造车消息传出后 , 股价也立马上涨 。

|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文章图片
图4/6

其次 , 造车也给了滴滴 , 在自动驾驶领域更大的发挥余地 , 可以更好地进行软硬件间的协同操作 。 据了解 , 滴滴从2016年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门 , 主打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 2019年8月 , 滴滴宣布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 。 随后迅速获得大额融资 。 2020年5月 , 获软银超5亿美元融资 。 2021年1月 , 滴滴再次获得新一轮3亿美元新融资 。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计划主要搭载在D1上 。 按照程维此前的描述 , 2025年 , 滴滴将普及100万台D1并搭载自动驾驶技术;2030年 , 滴滴的定制车甚至将去掉驾驶舱 , 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
在这背后 , 是滴滴对Robotaxi巨大市场的提前布局 。 据了解 , 未来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 , 更多的还是要在商业用车领域 , 自动驾驶出租车就是其中之一 。 瑞银此前曾预测 , 到2030年 , Robotaxi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美元 。 麦肯锡研究报告显示 , 中国将是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 , 到2030年 , 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2300亿美元 , 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2600亿美元 。
再次 , 造车有助于滴滴实现生态的闭环 。 目前 , 软件重新定义汽车 , 已经被业界普遍接受 。 滴滴已经在代驾、金融、货运、拼车、顺风车、跑腿、保险、小桔充电、小桔车服、无人驾驶、地图等方面进行了布局 。 可以想象的是 , 未来随着滴滴的多元业务布局 , 可以将所有C端服务聚合在新车上 , 从而实现生态闭环 。
滴滴造车 , 可以让它在出行之外 , 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和更高估值 , 未来也有机会打造出“下一个滴滴” 。
寻找新故事
随着滴滴在造车上越来越深入的探索 , 被质疑的网约车模式有了一个新故事 。
在2012年滴滴刚刚成立时 , 网约车是市场上最性感的商业故事 , 彼时叙述的重心在——通过模式的创新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
基于私家车共享 , 网约车模式让一些原本绝大多数时间都闲置的车辆成为运力 , 拼车、顺风车等场景更是通过重合路线将更多的人塞进更少的车里 , 使资产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 这背后是一个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让有限的资源 , 产生最大的效益 , 以尽可能满足人的需求 。

|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文章图片
图5/6

时至今日 , 网约车确实成为了社会运转中重要组成部分 , 对城市出行的升级贡献了莫大苦功 , 但网约车的模式 , 却始终没能让平台解决自己的挣钱问题 。
在网约车最简化的模型中 , 平台的盈利由两个部分决定:一是总成交额(订单量x客单价) , 二是抽佣比例 。 初期烧钱完成市场教育之后 , 平台想要自我造血 , 对应着上述模型可以采取两种思路:对用户端提升客单价 , 或是对司机端提升抽佣比例 。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逻辑矛盾之处 。 在网约车需求量最大的高线城市里 , 公共交通系统也同样发达 , 绝大多数场景下 , 网约车都并非用户的必需选择 。 因此 , 用户对网约车价格实际上存在一定的敏感度 , 如果网约车价格过高 , 订单量会随之下降 。
另一种思路中 , 如果提高对司机端的抽成比例 , 则极有可能导致运力的不足 , 这同样会作用于订单量的下降 。 一位阳光出行平台的司机近期告诉「深响」:“以前晚上我都跑滴滴 , 但滴滴现在抽成太高了 , 好多司机现在都转去别的平台了 。 ”
无论是对用户还是对司机 , 滴滴可以进一步挖掘的利润空间都十分有限 。
但巨额的运营费用却不得不花 , 市场份额仍然需要用钱来保障 , 滴滴因此一直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 , 相关统计显示 , 截至2019年底 , 滴滴成立的7年里累计亏损预计已超过500亿 。 只有在去年四月 ,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才首次透露滴滴核心业务已经盈利 , 但滴滴并未对此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
这并不是只属于滴滴的困境 , 而是网约车模式带来的桎梏 。 Uber上市公开财务数据后 , 对网约车模式的质疑声逐渐压过了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期待 , Uber股价始终萎靡不振 。

|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文章图片
图6/6

模式限制下 , 网约车似乎变成了费力不讨好的生意 , 各路玩家不得不寻找自己的解法 。
为了解决赚钱的问题 , Uber选择发力外卖业务 , 随着外卖营收占比不断提升 , Uber股价也一路走高 。 目前 , 外卖业务已经撑起了Uber营收的半壁江山 。
美团、百度、高德选择了聚合打车模式 , 平台通过轻资产模式 , 大大降低了运营费用 。 这是打破传统网约车模式桎梏的一种方法 , 但滴滴面临的问题依旧没解决 , 聚合模式的兴起甚至进一步加剧了滴滴遭遇的竞争强度 。
那么 , 造车能为滴滴提供打破模式桎梏、解决盈利困境的方法吗?
滴滴讲出了一个新的网约车故事:滴滴定制车能改变目前燃油车主导下的高成本 , 与自动驾驶、大数据等技术联动 , 可以进一步地优化网约车模式的运营效率 , 在不过分压缩用户与司机利益的情况下优化盈利模型 。
虽然造车传闻还有待落实 , 项目的落地与实践更需要时间 , 但在IPO门前徘徊已久的滴滴 , 确实需要这样的新故事 , 来向投资者解答Uber始终没能回答的问题 。
【|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