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炒鞋人眼里的“韦德之道”

文 谢楚楚
4月8日 , 打开得物 , 搜索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 , 显示结果为:“商品已下架” 。 页面还给出了:“倡导理想消费——商品价格受供需双方影响 波动过大平台已下架”的字样 。 目前 , nice、闲鱼等交易平台也搜索不到该款球鞋的关键词 。
韦德之道4 , 一款来自李宁的篮球鞋 , 全身科技感强烈的银白亮色 。 有媒体报道称 , 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 , 参考发售价仅为1499元 , 近期在得物平台上被“炒”至五万元 , 价格翻涨了约32倍 。
但这些被直接拿出来对比的数字在张桐眼里显得有点夸张 。
饥饿营销?
张桐炒鞋已有两年多的时间 , 也非常熟悉争议中的这款球鞋 。 4月4日 , 她看到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的价格突然曝涨至5万元的新闻 , 心中不免有些惊讶 , 毕竟是一款多年前发售的球鞋 。 但在与朋友讨论起来时 , 她回忆起当时该款球鞋发售的情景 , 内心又回归了平静 , “其实它当年就很值钱了 。 ”
根据公开资料 , “韦德之道”是李宁公司为韦德定制的球鞋品牌 。 2012年 , 李宁公司与NBA全明星超级球星德维恩·韦德(DwyaneWade)共同宣布创立全新运动服鞋品牌 , 德维恩·韦德的比赛鞋产品系列被命名为“韦德之道” 。
据她回忆 , 2016年发售的这款球鞋在一开始发售时就被认定为有很高的价值 , 当年就已经被炒到了一万元 , 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在炒作该款球鞋的价格 , 在高峰时期也曾达到两万元一双 。
张桐也曾在发售时试图购入该款球鞋 , 但由于仅限量发售100双 , 如果真心想要购入 , 只能在二级市场以高价入手 , “其实大家都想买 , 但并非人人都有资格以一千多的原价能购买到的 。 ”她还表示 , 自己手上也有很多原价一千多抽中签购入的鞋 , 现价也是在一万多左右 。
高峰时期的两万和如今再次刷新记录的五万 , 张桐虽是炒鞋圈内人 , 但是却没有跟风参与 。 她的判断是 , 这款鞋还没有到被炒到如此高价的程度 , 根据她的炒鞋经验 , 这次事件背后或许有炒作推手 , 一是企业的饥饿营销 , 二是一些人的恶意炒作 。
首先 , 从企业的“饥饿营销”来讲 , 3月27日 , 李宁韦德之道9INFINITYxDFT艺术联名(参考发售价1599发布) 。 尽管比起李宁普通的球鞋 , 这一定价高出了一倍左右 , 但有不少人前来向张桐咨询手上是否有该款鞋 。 而由于鞋子不在国内发售 , 且国内门店也不售卖 , 因此基本上没人能够以相对低的价格购入 。
张桐注意到 , 自从李宁韦德之道系列篮球鞋推出之后 , 李宁其他篮球鞋的定价也开始变高 。 她曾和几个鞋圈朋友一同走访李宁实体门店 , 但发现基本没有篮球鞋在售卖 , 只有跑步鞋 , “毕竟是实战鞋 , 肯定热爱打篮球的人 , 是更需要去试一试脚感的 。 很多人想试一下国产篮球鞋的科技 , 但却没有机会 。 ”
事实上 , “饥饿营销”是球鞋品牌常用的伎俩 , 也是炒鞋这门生意得以生存的条件 。 价格翻倍涨或者涨价迅速的情况并非只发生在“韦德之道”身上 。 ”
2019年被誉为鞋王的“倒钩” , 出身在炒鞋最火爆的时期 。 从发售价1299元 , 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 就涨到了一万元(个别码数) 。 张桐从朋友手中4000元购入 , 一周时间就涨价到8000元 。 由此她发现球鞋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很大利润 , 于是立马用8000的价格 , 又购入两双 。 在接下来一周该款球鞋被炒作到了一万二 , 张桐立马卖出了三双 , “在同时期发售的限量联名款中 , 几乎每一双鞋都能有翻倍的利润 。 ”
但是每次利润翻倍背后都有支撑点 。 另一位球鞋收藏爱好者向采访人员介绍 , 一款鞋子是否值得被“炒” , 需具备一定条件:第一 , 设计经典 , 材质用料诚意 , 没有硬伤;第二 , 有文化、有故事、有噱头 。
恶意炒作的风险
“饥饿营销”打的是“稀缺牌” , 而另一种可能就是“恶意炒作” , 这也正是炒鞋的风险所在 。
根据上述球鞋收藏爱好者的介绍 , 长期以来 , 炒鞋炒的一般是限量款的热门球鞋 。 由于狼多肉少 , 只要某款球鞋发售 , 其在二级市场(如得物、nice等平台)上的价格就会上涨 。 二级市场上交易的鞋子大部分为个人商家所有 。 这些个人商家一般资金实力雄厚 。 一旦鞋子发售 , 他们会通过一些手段将90%以上的球鞋发售量拢入自己手中 , 并通过对该款球鞋的价格操控从中获利 。 此外 , 鞋圈的投机性还逐渐趋向了日常款球鞋 。 由于不同渠道拿货的成本不同 , 在信息不对称和错峰交易的操作模式下 , 诞生出了“球鞋搬砖”的商业模式 , 即底价买入 , 溢价卖出 。 不少年轻的学生会借此在二级市场中炒作 , 甚至还在社交平台中分享经验和收益 。
张桐解释道 , “可能我是个鞋贩 , 你也是个鞋贩 , 我卖了你又收进去了 , 然后你又卖出去 , 结果第三个人买的 , 他还是一个鞋贩子 。 这个鞋转来转去 , 最后没有人穿的 , 其实它就是在操控这个价格而已 。 ”这些操控价格的鞋贩能够获取“独家”消息 , 并由此大量购入该款鞋 , 再进而操控价格 , “比如他们能知道这双鞋吴亦凡马上就会穿上了 。 ”
上述球鞋收藏爱好者认为 , “畸形”的球鞋文化正在被当下正火的饭圈文化所影响 。 他发现 , 只要王一博穿过的球鞋 , 80%价格都会飙升得很快 。 如原价800元左右的鞋 , 只要王一博上脚 , 随即价格就能飙升到最低2000多元 , 且都会有人购买 。 这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得物上不少篮球鞋都会标注上某某明星同款 。
这次李宁“韦德之道”二级市场的炒热 , 还被贴上了“国潮崛起”的标签 。 事实上 , 张桐也发现了国产球鞋越来越注重设计、创新 , 不少国产球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匹克态极闪现这个篮球鞋发售价为599元、699元、799元不等 , 颜值和科技都非常给力 , 配色很多 , 性价比感人 。 在实测中虽然不如高级别篮球鞋那么全面 , 但这个价格性价比已经没得挑了 。 ”“其实身边的人对国潮都抱有很大期待 。 希望他们能在好的时机中 , 继续提高产品 , 避免被恶意炒作和恶意抄袭 。 ”她最后说 。
【经济观察报|炒鞋人眼里的“韦德之道”】(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张桐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