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0蔗糖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释疑:多是在欺骗自己

_原题是:零糖、无糖、0蔗糖 , 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多是在欺骗自己
来源:北京晚报
零糖、0糖、无糖、0蔗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糖成了禁忌 。 很多食品饮料的外包装上 , 都以醒目的字样 , 斩钉截铁地标明自己与糖的绝断 。
就在前几天 , 一款“零糖”饮料道歉了 。 4月10日 , 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称 , 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 , 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 , 容易引发误解 。
然而市场上仍然有大量食品以零糖为卖点 , 尤其是将零糖和无蔗糖混淆的戏码 , 有欺骗消费者之嫌 。 贪图甜味的消费者 , 转而投入这些零糖食品的怀抱 , 一定程度上 , 也是在欺骗自己 。

新浪科技综合|0蔗糖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释疑:多是在欺骗自己
文章图片
图1/6
仍在标注“0糖”的饮料
一个货架
三分之一饮料号称零糖
“都说是零糖 , 到底是不是啊?”“哎呀 , 天天挑 , 随便挑一个完了 。 ”
在大兴区某超市的饮料区 , 采访人员听到了以上对话 。 这是一家大型综合性超市 , 整体装修风格偏年轻时尚 , 所售卖的商品也以新鲜时尚为主打 , 一些市面上的大路货 , 这儿反而不销售 。 饮料区的货架上 , 各式新颖的饮料 , 以五颜六色的包装冲击着消费者的视觉 。

新浪科技综合|0蔗糖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释疑:多是在欺骗自己
文章图片
图2/6

真正无糖的纯净水、矿泉水、苏打水集中在一个货架 。 这些饮料几乎都没有打着零糖的噱头 , 看起来和尝起来都一样平淡无奇 。 其他有味道的饮料 , 则集中在另一个货架 。 有味饮料这个货架前 , 消费者明显更多 。
采访人员粗略数了一下 , 除去同一产品的不同口味 , 这个货架摆了75种饮料 , 有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奶茶等类型 , 有28种在外包装上明确打着零糖、0糖、无糖、0蔗糖等宣传字样 , 超过总量三分之一 。 它们中有的直接在饮料瓶上印了一个大大的“零”字 , 重点极为突出 。
这些零糖饮料 , 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就是包装以清新、鲜亮的色调为主 , 大量出现粉、绿、黄、白等色调 。 看起来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

新浪科技综合|0蔗糖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释疑:多是在欺骗自己
文章图片
图3/6
鲜艳包装的零糖饮料
除了饮料 , 这家超市里的酸奶、饼干等也能找到零糖的身影 。 不过 , 相比之下 , 还是零糖饮料数量最多 。 在超市附近的奶茶店 , 同样提供零糖、无糖气泡水 。
为什么在意零糖?采访人员在现场询问了几个挑选零糖食品的消费者 , 得到几乎一致的答案 , 总结下来就两个字——怕胖 。
在网购平台上 , 零糖食品就更多了 。 其商品详情中更是充满了“不怕胖”“零负担”“放肆补水”等极具诱惑的词汇 。 某电商APP , 甚至专门为消费者总结出未添加糖饮料榜和未添加糖饼干蛋糕榜 。 榜单里无糖饮料近7日销量几乎都在1000件以上 , 最好的近7日已经卖了10000件 。 无糖饼干蛋糕销量近7日销量也有很多款在6000、7000件 。

新浪科技综合|0蔗糖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释疑:多是在欺骗自己
文章图片
图4/6
醒目的0糖字眼
这个醇、那个蜜
都是些什么?
已经道歉的元气森林混淆了“0糖”和“0蔗糖”的区别 , 他们的乳茶产品中没有添加蔗糖 , 但是却含有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结晶果糖等 。
采访人员在线上和线下渠道一共收集到23款零糖食品饮料的配料表 , 发现其中确实没有蔗糖 , 但是它们尝起来又都是带有甜味的 。 奥秘就出在配料表中那些各种各样的这个醇、那个蜜 。
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简单说 , 这些东西都可以被统称为甜味剂 , 它们代替了白砂糖、蔗糖 , 却能给食品饮料带来甜味 。
23种零糖食品配料表中 , 无一例外都含有甜味剂 。 其中 , 出现次数比较多的 , 有赤藓糖醇(11次)、三氯蔗糖(9次)、麦芽糖醇(5次)、安赛蜜(5次)、阿斯巴甜(4次)、木糖醇(2次) 。

新浪科技综合|0蔗糖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释疑:多是在欺骗自己
文章图片
图5/6
含有木糖醇、三氯蔗糖、聚葡萄糖的“0添加蔗糖”酸奶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 ,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真菌类蘑菇、地衣、甜瓜、葡萄、梨等植物中 。
麦芽糖醇也是一种天然甜味剂 , 由麦芽糖氢化而获得 , 是较早应用于低热量甜味剂的糖醇 。
木糖醇同样是天然甜味剂 , 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而来 。
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 , 是一种对蔗糖进行化学改良后得到的高质量高甜度的蔗糖衍生代糖 , 是一种人造甜味剂 , 甜度可达蔗糖的600倍 。
安赛蜜、阿斯巴甜也都是人工合成甜味剂 。
也就是说 , 甜味剂大致分为两类 , 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 天然甜味剂相对价格较高 , 人工甜味剂则价格低廉且甜度非常高 。

新浪科技综合|0蔗糖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释疑:多是在欺骗自己
文章图片
图6/6
实际上添加了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的饮料
零糖≠不升血糖
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告诉采访人员:“最近这些年 , 对糖的否定态度 , 在各种媒体上占据了主流的声音 。 ”反对过量添加糖 , 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还提出过“限糖令” , 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减少糖的添加 。 但是 , 世卫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量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 并不是0 。
随着西方一些激进营养专家提出否定碳水化合物的观点 , 中国的消费者也受到影响 , 掀起反碳水的潮流 , 甚至有人尝试零碳水 , 不吃主食 。 糖作为碳水化合物中营养价值极差的一类 , 首当其冲被严厉针对 。 “糖有增加热量的问题 , 有影响血糖平衡的问题 。 ”范志红说 , 限制糖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 于是食品生产界顺应消费者需求 , 生产低糖、零糖食品 。
本来 , 对糖的限制发展到这一步 , 看起来是符合健康潮流的 。 但是消费者对甜味依然有依恋 , 既害怕糖又想要甜 , 企业就生产出添加甜味剂的低糖、零糖食品 。 这样的产品瞬间大行其道起来 。
范志红介绍 , 甜味剂的副作用 , 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争议 。 有的研究表明 , 相对于糖 , 甜味剂的害处少了一些 。 但也有研究表明 , 甜味剂大量摄入 , 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 造成代谢紊乱 , 带来食欲上升 。 所以 , 这种零糖食品并不意味着“吃了不怕胖” 。
此外 , 这类零糖食品也不意味着不会升高血糖 。 “血糖升得快不快 , 实际上跟加不加糖 , 没有直接的关联 。 吃一块什么糖都没加的原味白面包、白馒头 , 血糖反应也会是非常高的 , 甚至可以比喝白糖水还要高 。 我们国家的医院 , 有时候是用白馒头代替葡萄糖水 , 来当葡萄糖耐量试验食物的 。 ”范志红认为 , 不能仅仅通过加没加糖 , 来判断食物是否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
选择零糖
多是在欺骗自己
对现在年轻人普遍存在的怕胖心理 , 范志红明确建议:“别把食用这种零糖食品饮料 , 当成防止肥胖的主要手段 。 ”
选择零糖食品饮料时 , 最好先关注其配料表 , 要警惕其加入蔗糖之外的其他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 然后 , 还要注意各种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 , 糖醇对升高血糖的效果确实很低 , 但是过量食用容易造成腹泻 。 再看看有没有添加低聚糖(低聚果糖等) , 少量吃低聚糖可以促进肠道菌群改善 , 但是过量也会引起胀气、腹泻 。 最后 , 就是普遍存在的甜味剂(安赛蜜、阿斯巴甜等) 。
“这些所谓零糖产品 , 不是毒药 , 可以消费 , 但是千万不要看见零糖 , 就纵容自己 , 对它产生依恋 。 ”范志红强调 , 人的大脑、内脏、肠道都有甜味受体 , 甜味剂带来的甜味 , 跟真糖带来的血糖上升代谢反应是不一样的 。 时间一长 , 可能出现代谢紊乱 。
【新浪科技综合|0蔗糖喝起来还是甜的?专家释疑:多是在欺骗自己】“实际上 , 你就是在用甜味剂欺骗你自己的身体 。 ”范志红建议消费者克制一下嗜甜的欲望 , 同时也克制一下对重咸、浓香、极鲜等浓郁口味的追求 。 因为长此以往 , 感官会变迟钝 , “很多美好的、天然的、丰富的食物 , 我们会无法感知” 。

    推荐阅读